能见Eknower:| 实锤!湖南风电项目被要求配20%储能,独家( 二 )


第一个开始尝试推行新能源配储能的是青海省 。
2017年 , 青海省发改委印发《青海省2017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 明确提出其当年规划的330万千瓦风电项目 , 要按照建设规模的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 。
此《方案》一经发布 , 立即引发行业巨震 。 业内专家和企业纷纷提出异议 。
【能见Eknower:| 实锤!湖南风电项目被要求配20%储能,独家】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不惜发文批驳 , “五追问”青海可再生能源搭配10%储能为哪般?
秦海岩认为 , 以当时电网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 并不需要以配套储能的方式解决限电 , 更不应以此为由将配套储能的成本转嫁给开发企业 。
甚至 , 他还质疑青海这一地方规定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相冲突 。
多方压力之下 , 《方案》中提出的配套储能建设要求又被撤销 , 并未真正推行过 。
相比青海政策的“夭折” , 新疆的相关政策显然更接近落地 。
2019年2月 , 新疆发改委下发《关于在全疆开展发电侧储能电站建设试点的通知》 , 鼓励光伏电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 , 配置比例与此次湖南一样 , 按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0%配置 。
其中 , 文件中还特别指出 , 配置储能电站的光伏项目 , 原则上增加100小时计划电量 。
这本是为了鼓励和增加投资企业收益的有力举措 , 然而围绕着增加的100小时却存在两种不同理解 , 且这两种方案导致的收益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差距甚大 。
业内普遍认为 , 新疆后来于当年12月突然叫停新能源发电侧储能项目 , 只保留了5个试点的举动 , 或许很大原因是按照低收益的理解执行 , 虽然收入会有所增加 , 但力度却大打折扣 。
在新疆之后 , 能源大省山东也展开了积极探索 。
2019年9月 , 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我省平价上网项目电网接入工作的通知》 , 鼓励较大规模的集中式光伏电站自主配备适当比例的储能设施 。
彼时 , 有开发企业向媒体透露 , 虽然文件中是“鼓励” , 但电网在给业主的接入消纳批复文件里则明确提出要求配置储能系统 。
一位熟知电力系统的资深人士为能见分析称 , “山东能源局虽然没有要求必须配储能 , 但是电网要求了就必须得配 , 因为你不配储能就不让你并网 , 这直接‘掐住’了发电企业的命脉 。 相对而言 , 发电企业对执行政府文件不太热衷 。 ”
而后 , 电网方面虽然进行了澄清 , 但同时也明确表示对如何鼓励和引导企业配备储能装置 , 并无明确举措 , 这导致山东鼓励配储能的政策暂时“搁浅” 。
其实 , 无论是青海的“夭折” , 新疆的“叫停”还是山东的“搁浅” ,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成熟的市场机制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研究室主任吴俊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虽然储能的应用对于可再生能源电站的性能优化和安全运行大有助益 , 但如果缺乏合理的机制和明确的投资回收逻辑 , 可再生能源发电侧储能的推行必定困难重重 。
如今 , 在没有确定如何有效回收成本 , 没有相应具体鼓励措施的情况下 , 安徽、湖南等省强推储能 , 让风电开发企业买单 , 这亦让一位储能从业人士感到担忧 。
在他看来 , 强配对整个储能产业来讲未必是好事 , 因为没有买单机制 , 开发商只愿意花更少的钱来解决问题 。
“这很可能导致 , 谁家的储能系统便宜就用谁家的 , 不管质量的好坏 , 甚至演变成单纯的价格竞争 , 最后很可能将是一堆‘破铜烂铁’堆在那里” 。 他说 。
若缺乏合理的机制和明确的投资回收渠道 , “新能源+储能”的推广和执行依然任重道远 。
/END/
推/荐/阅/读
#专访|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杨雷:能源革命要从思想革命开始#
#国网综能资产证券化提速 , 部分资产拟注入涪陵电力#
#巨亏36亿 , 被国资接盘 , 这家顶着“国宝”之名的公司能否走出泥潭?#
#「愚人节」这天 , 国网不小心暴露了综合能源野心#
#曾誓言2020年千亿市值 , 今只剩30多亿 , A股这头猛狮还能重振雄风吗?#
能见Eknower:| 实锤!湖南风电项目被要求配20%储能,独家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