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历史』古代官员做官很简单,业务能力不需要,只要有颗忠君的心就可以
古代官员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业务 , 比如教抚百姓、征收钱粮、司法刑狱等常规工作 , 又比如水利、漕运、剿匪等非常规工作 , 哪一件不要求其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但是 , 我们看到古代官员似乎都是全能王 , 抓教育、管财政、负责军事 , 甚至把吏、礼、兵、刑、民、工六个部门的职务做个遍 , 令人叹为观止 。 可是 , 他们真的样样精通吗?
本文插图
古代并没有针对行政或者做官的专门教育 , 有的只是儒家理论教育 。 所以读书人初入官场 , 对于实际工作内容 , 完全是一窍不通 , 能做的就是用儒家道德指导办公 。 儒家道德的核心是“忠君” , 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对皇权的绝对尊崇 。 而皇帝考虑问题的首要出发点是维护自己的尊严 , 巩固自己的统治 , 因此他评价官员的首要标准是忠诚 , 而不是业务能力 。 宁可用忠心的庸才 , 也不用异心的人才 , 是专制帝王用人的不二准则 。 这样 , 帝王用人和官员办公就找到了一个共同点:政治第一 , 业务第二 。 于是 , “阿旨曲求 , 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 , 则参夷五宗” , 谁还真正重视业务工作?
如果官员都重政治轻业务 , 那么 , 业务成绩(政绩)不好怎么办?这就涉及业务考核了 。
既然皇帝用人的标准是政治第一业务第二 , 那么考核起来自然是先讲政治 , 再看政绩了 。 如此 , 对皇帝忠心耿耿、对维护体制稳定有用的官员 , 定然能稳坐泰山乃至平步青云 。 “德才兼备” , “德”为先 , “才”只是锦上添的花 。 这里 , “德”的标准就操纵在皇帝手中了 。
本文插图
《清稗琐缀》记载 , 光绪、宣统年间 , 国事纷扰 , 京官们却浑浑噩噩、颓废得很 , 每天早晨到所在的衙门报个到 , 不到中午就回来了 , 称之为“上衙门” , 至于有多少时间在衙门、都干了些什么 , 自己都无所谓 , 也没有别人在乎 。 他们在乎的只是上司的喜好、衙门职位的空缺和党同伐异的权力争斗 。 这些官员绝大多数年年考核合格 , 部分人还考核优异 , 该享受的待遇一样都不落下 , 该升迁的照样升迁 。 在这样的环境中 , 还会有几个官员去扎扎实实地干业务 , 追求政绩呢?
既然业务考核形同虚设 , 那么业务上真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 怎么办?
古代官员的应对措施很简单:依样画葫芦 。 所谓的葫芦 , 第一是指“故事”—惯例、传统和前任们的做法 , 第二则是权力上端的心思、好恶和言行 。 虚应故事也好 , 揣摩上意也好 , 本质都是敷衍 。 不求真正解决问题 , 只希望把问题早点糊弄过去 。
【『淘历史』古代官员做官很简单,业务能力不需要,只要有颗忠君的心就可以】如果出现亟待解决的突发问题 , 既没先例可循 , 又没有上司意见 , 官员该怎么办?有下属、幕僚们出谋划策 。 清朝地方父母官都有幕僚班子 , 少不了有刑名师爷和钱粮师爷处理政务 , 有的还有书启师爷处理文牍 , 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书吏、门子、随从 , 可以囊括方方面面的政务 。 到后来 , 官员连负责领域的制度条文、惯例乃至上司的意见和命令都懒得记了 , 统统推给幕僚 , 遇到难题随时“征询”“顾问” , 把幕僚的意见当作决策 , 下达执行即可 。
本文插图
到这时 , 真正维持各个衙门运转的 , 不再是满腹八股文章、几年一任“周游”各个职位的官员老爷们 , 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在本衙门工作的胥吏差役们 , 以致出现“本朝与胥吏共天下”的局面 。
反过来说 , 古代官员真的没有必要去认真刻苦地钻研具体政务 , 因为当官这个活实在太简单了 。 不过 , 市场有市场的力量 , 社会有社会的逻辑 , 官府只要不横征暴敛 , 不妄加干涉 , 经济就会自然发展 , 社会也会自然进步 。 要相信市场和社会“自发”的力量 , 政府公权力并非时时处处都是不可或缺的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古代官员的庸碌无为 , 有时未尝不是好事 。
推荐阅读
- 中美高级官员召开视频对话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 「搜狐新闻」历史的细节,崇祯皇帝下的这个决定,最终使得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 『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善心“退房”
- #历史大爆炸了#黄埔往事:他是顶替老蒋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唯一一人,后加入我军
- 【小天说历史】此人乃东吴最后名将,凭己之谋退魏晋强兵,其一世风采不可不领略
- 孤寡老人讲历史:己巳之变时,袁崇焕不去救崇祯,而是率部去攻打沈阳,是否可行?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明明学会了八卦阵,却为何很少用呢?和蜀汉国力密切相关
- 「历史神秘事」此人堪称吴国砥柱,曾战夷陵守石亭最终却忧愤而亡,你知道他吗?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斗不过邓艾?廖化说出了原因!
- 「历史神秘事」原创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