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小子终极装备」加速资本化的中国快递市场,大步走向供应链“大时代”!( 三 )


(2)加盟模式和直营模式
加盟模式和直营模式管理效率差异较大 。
据统计 , 2019年国内一线快递网点数量约 2-3 万个 , 若采用直营模式 , 考虑每一级有效管理边界 10-15 人 , 则需要五级架构(德邦:总部=>事业部=>大区=>区域=>点部) 。
中通 19 年底网点约 3 万个 , 通过省区即可管 理 4800 个一级加盟商 , 全网理论上仅需四级架构(总部=>省区=>一级加盟商=>点部) 。
实际上 , 加盟和直营模式处于相互学习过程中 , 如通达系推进转运中心和干线运输直营化 ,甚至收购部分加盟商;而顺丰和德邦也在末端采用更加灵活的运营模式 。
加盟模式成本显著低于直营模式 , 但难点在于内部协调 。
相较于直营模式 , 加盟模式的成本优势在于:
1)末端自激励管理成本的节约 , 2)“有效”规避土地、社保、税务等合规 成本 。 以社保为例 , 假设全网 20 万人 , 社保成本 5000 元/年/人 , 合计约 10 亿 。 加盟模式在成立之初解决了民营快递融资难题 , 通过自激励(高额的利润)完成快速扩张和原始 积累 。
但随着网络的发展 , 总部和加盟商以及加盟商之间利益冲突加大 , 需要高明的平衡 手段 , 例如中通在全网率先推进有偿派费 。
如此看来 , 利益冲突和服务品质是加盟制快递长期的痛点 。
快递价格尚未触底 , 需纳入产业链视角 从行业比较、中外对比及时间序列三个维度 , 研究机构认为电商快递的价格战尚未触底 。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四通一达”总部盈利指标(单票毛利/净利和ROE)仍然强劲 。 考虑到通达系的持续进步和京东杀入 , 时效件市场也将承受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
市场长期对“电商快递技术进步成为消费者剩余” 颇为困惑 , 一个直观的解释是“通达系”竞争格局不够好(尚未形成寡头垄断) 。
如前文所述 , 电商快递需求服从商流需求 , 因此 , 我们需要纳入产业链视角 。
研究机构认为 , 电商快递价格持续下跌 , 除竞争格局和成本优化外 , 本质原因是商流需求的强价格敏感性 , 具体讨论如下:
包邮模式下(或者更广义的商品价格和快递费尚未分离 , 由卖家选择快递) , 电商快递更接近于 2B 服务 , 即卖家盈利是快递需求成立的前提 。 不妨建立了一个电商卖家盈利模型:利润=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
由于电商竞争激烈 , 以及线下效率改善 , 电商卖家毛利持续下降;而平台货币化率提升增加了卖家流量成本 。
因此快递价格下降才能拉动 电商销售额增长 , 这是义乌出现价格洼地的根本原因 。 根据拼多多 2018 年的调研 , 其平台卖家平均净利率仅为 2.5% , 卖家对快递价格非常敏感 。
通过观察到四通一达发现 , 中通和百世单票快递业务毛利持续收敛 , 这并非积极信号 。 对比海外快递企业 , 即使竞争格局较好的美国、日本和欧洲 , 快递行业也并非暴利 。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 , 日本快递已经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 但盈利普遍不佳 , 规模最大的雅玛多盈利能力甚至弱于同业 。 我们认为日本快递的低盈利和人工成本过高以及国内经济乏力有关 。
苹果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子行业 , 苹果供应商成就了小米、OPPO/VIVO 和华为 , 带来生态的繁荣 。
因此 , 而不得不说 , 快递行业同样正在经历一场供应链革命 , 上中下游都将迎来剧变 。 从商业本质看 , 物流乃至综合供应链服务都属于工具 , 或许最大的机会不是工具本身 , 而是谁能利用工具重构行业 。 (节选自华泰证券快递行业报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