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秦始皇的焚书坑书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 历来被很多人认为是对于思想的钳制 。
不否认 , 这两起事件确实起到了整顿思想的作用 , 但对于一个大一统王朝来说 , 思想的统一性是非常重要的 , 这并不能作为攻讦其的理由 。
如果从实际来看待这两起事件 , 后世对其的描述有太多的不实之处 , 多为以讹传讹 。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除了对于思想上的统一之外 , 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的背后 , 都是有着不得不为之的原因 。
“焚书”与“坑儒” , 历来传说多有歪曲
“焚书”一事其实很简单 , 就是李斯建议秦始皇烧了一些书而已 , 但所烧之书并不是没有选择的 , 也绝非只留了“秦书” 。
《史记》当中是这样讲的:
丞相臣斯昧死言:……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 非博士官所职 ,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 悉诣守、尉杂烧之 。 ……令下三十日不烧 , 黥为城旦 。 所不去者 ,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
从这段记载里可以看到以下几条信息:
第一 , 国家修撰的史书中只留秦记史书 , 其他烧掉;
第二 , 博士官所职之书 , 要予以保留;
第三 , 医药卜筮种树方面的技术类书籍 , 不烧 。
只保留本朝所记史书 , 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 因为国家修史自然会带有立场 , 它和私人撰写的史书所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 。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私人撰史 , 比如司马迁作《史记》 , 他自己也说是“一家之言” , 代表着他对于历史的看法 , 至于读者信还是不信 , 那都是无所谓的 。
官修史书 , 它们所代表的是正统地位 , 所以只能保留本朝所修的历史 。 这一传统是在古代社会中一贯延续的 , 私修前代历史那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 因为这种行为和造反无异 。
毕竟 , 依旧沿用前朝的正统口吻叙事 , 那就是否认本朝的正统地位 , 实际上就是造反 。
这一点 , 参考清朝前期的文字狱 , 很多私修明史还沿用南明纪年的学者 , 死的不冤 。
而对于技术类书籍不消说 , 这种内容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百姓都用得到 , 自然要保留 。
但是 , 秦朝所烧的其他书籍 ,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 “非博士官所职” , 也就是说 , 不是国家正规机构收藏、出版的书籍 , 统统烧掉 。 秦朝设立“博士”这一官职 , 就是掌管史书记事和书籍典章的 。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那么 , 秦朝是否流通这些书籍呢?是有流通的 。
《史记》中“项羽本纪”有这样一段话:
籍长八尺余 , 力能扛鼎 , 才气过人 , 虽吴中子弟 , 皆已惮籍矣 。
在此之前记述了项羽曾经学“书” , 而在这一段话里 , 也有“才气过人”的评语 , 并且是和“力能扛鼎”并列的 , 这是文武双全 。
吴中子弟多为知书之人 , 他们忌惮项羽 , 自然不是因为武力打不过他 , 毕竟项羽自身的身体素质极佳 , “力能扛鼎”在历史上本身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 他们对于项羽的忌惮自然在于其文采上的造诣 。
试问 , 如果秦朝没有流通书籍 , 那么江东子弟所学习的“书”从何而来?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所以 , “焚书”并不是像后世流传的那样 , 秦朝见书就烧的行为 , 也很难想象一个朝代的统治者能做出如此荒谬的决定 , 这是 , 没有现实依据的 。
甚至有人怀疑 , 汉代出现的文化断层 , 很多古代典籍的失传 , 是因为楚汉相争的战火所致 , 这些珍贵的典籍被销毁了 。
不得不说 , 这一说法从道理上来讲 , 更能经得起推敲 。
“坑儒”事件也不是坑杀儒生 , 而是坑杀了一些违法犯忌的人 , 其中以方士居多 。 但是 , 这一事件的背后是秦朝庙堂中两股势力的交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