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特殊的“战疫”,他们重返战位!@这场特殊的“战疫”,他们重返战位!( 二 )




2016年,赵孝英脱下穿了25年的军装 。虽然不舍,但她心里明白,人民军队必须有新鲜的血液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 。转为医院聘用人员后,赵孝英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依旧是病人的朋友,是科室的大姐 。


“一日穿军装,终身是军人” 。医疗队队员张丽敏2016年退役后,果断选择留在原岗位工作,只因为“我舍不得军营” 。作为一个多次参加过重大卫勤任务的老队员,张丽敏在传染病防控护理、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疫情发生后,张丽敏多次请求参加医疗队,她说:“我有经验,必须第一时间参与救治 。”


无论是否穿着军装,退役军人的血液里、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兵的基因 。


大年初一,王泓收到医院将成立医疗队的消息,想都没想就立刻报名 。“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 。去病人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最初的誓言 。”


从地方特招入伍的王泓,在超声诊断岗位工作了21年,2018年成为一名自主择业干部 。这次出征前,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怕他们担心,王泓和家人商量好,告诉父母自己还在南京上班 。即将升入初中的女儿也很懂事,“妈妈,我会替你保守这个秘密 。”


谁都知道,直面疫情,付出的不仅是心血,甚至还可能是生命 。然而,在医疗队中,与现役军人并肩战斗的退役军人,从未有过一丝的迟疑 。


(二)


1月29日一大早,蒋小娟在进入“战位”前,特意在鼻梁和脸颊两侧贴上创可贴,以缓解护目镜压伤带来的疼痛 。


1月26日,蒋小娟所在的医疗队接收第一批患者入住后,“战斗”就异常激烈 。蒋小娟和队友从下午3点忙到晚上10点,安排处理病人的医嘱和备药、给“红区”传送药品器械、制作护理病历模板等各类事项 。繁忙工作中她无法撤出“战斗”,没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 。


长时间戴着护目镜,蒋小娟的鼻梁和面部被压出了水泡、磨破了皮,但直到脱下防护服时,她才感到压痕处的疼痛袭来 。“战场上,轻伤不下火线 。这就是一点皮外伤,我没那么娇气!”


夜深人静,火神山医院感染五科二病区主任陆卫忠,参加完会议后顾不得休息,赶到即将投入使用的火神山医院病区,仔细检查病房设施 。


“前期准备工作细致充分,才能为后期收治患者托底 。”陆卫忠说,医疗队抵达武汉以后,他和战友们便投身紧张的准备工作,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 。


这是一群和时间赛跑的人,陆卫忠在其中更显特殊 。去年,陆卫忠已经退休,但面对疫情,他主动向所在医院党委递交请战书,申请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到达武汉后,陆卫忠就奔波在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检查病区设施设备,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相关制度,规范接诊流程 。2月4日上午,第一批确诊患者转入火神山医院,陆卫忠作为首批接诊人员,和队员一起将患者转送到指定病区,“作为病区负责人,我有责任为其他医护人员作好表率 。”


1月25日,张丽敏到达金银潭医院后立即投入工作,参与防护流程的设计,负责护理排班 。26日6点起床后,她立即组织进行病房布置、物资摆放和后勤保障,下午4点开始接收患者 。张丽敏把自己总结的“小汤山经验”“抗震救灾经验”等结合实际运用到这次护理工作中,事无巨细密密麻麻写了3页纸共计30多项 。


“越是紧要关头,越是需要当过兵的人挑担子 。”张丽敏说 。


(三)


史庆辉跟随医疗队到达武昌医院时,当地医生身心已经非常疲惫,因为在诊断过程中不断发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被感染,精神压力也非常大 。得知这一情况后,史庆辉加快熟悉工作流程,主动加入医院值班工作,以减轻当地医生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休息的机会调整身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