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感染科 一个张文宏救不了这个“不赚钱科室”( 五 )


张文宏所在的华山医院参与了上海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基因组测序工作 。他认为 , 感染科与临床微生物科要担负起对病原体的鉴定、对疾病早期识别的使命 , 守住第一道防线 。翁心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对于感染性疾病来说 , 病原体的诊断尤为重要 , 一定要在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建立实验室 。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 感染科医生也扮演着多重角色 。王贵强说 , 平日里美国感染科医生要参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 参加医院多学科的会诊 , 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 , 同时兼着院感工作 。除本职外 , 感染科医生有的就是微生物专家 , 还有在公共卫生方面颇有建树者 。重大疫情发生时 , 感染科医生能够站出来 , 参与公共卫生政策的决策 。
将感染病诊治、微生物病原体检测、院感控制结合起来 , 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感染学科是美国模式的体现 。王贵强说 , 将三个处于较为薄弱地位的学科和科室有机整合 , 能提高效率 , 提升感染科医生能力 , 也能增加科室收入 。当重大疫情来临时 , 感染科还能和呼吸科、ICU等其他科室联动 。在王贵强看来 , 这是在综合性医院壮大感染科的必要性所在及发展路径 。
翁心华将传染病专科医院比作“消防队” , “消防队员不是每天要救火的 , 但是需要救火的时候 , 这批队伍马上可以拉出去用 。”他认为 , 传染病专科医院如果平时只收治传染病 , 业务量太小 , 难以为继 。他建议这类医院可以像综合医院一样 , 增加一些其他科室 , 来充实自己的力量 。他举例说 ,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当地原来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 有三百多张收治传染病人的床位 。但在平时 , 医院开展外科手术、内科各类疾病诊治的业务 , 做到“平战结合” 。这方面转型的范例还有北京地坛医院 。2010年 , 地坛医院确立了“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发展目标 , 先后建立了儿科、眼科、口腔科、心内科等科室 。
王贵强分析说 , 目前 , 没有必要再大规模建立新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 但重要的是 , 要将现有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往综合医院方向转变 , 加强这些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 。而传染病专科医院的一大优势在于 , 拥有符合传染病收治条件的隔离病房 。缪晓辉说 , 此次疫情过后 , 国家层面要加大投入 , 各级综合性医院都应设置一定数量的负压隔离病房 , 平时负压病房可以不启用 。床位闲置时 , 可用来收治其他病人 。
这次疫情中 , 湖北有超过3000名医护人员感染 , 其中40%是在医院感染 , 且大部分是非感染科的医生 。在美国 , 院感工作更倾向由有临床经验的感染科医师来负责 , “这是一种专业化管理 , 需要很强的临床知识储备和实践 。”王贵强分析说 。而中国在SARS之前 , 院内感染部门的岗位多由护士担纲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熊念就透露说 , 他们医院院感部门就是由有院感知识的护士负责 。SARS之后 , 一些医院院感科负责人由感染科主任兼任 。
关于大感染科的建设 , 王贵强还有一个考虑 , 希望医疗机构内与感染相关的几个科室与疾控部门能有一个好的融合与互动机制 , 人员相互之间往来 , 最好是能像美国那样 , 医院的感染科医生同时是公共卫生专家 , 对政府的决策有建议建言的渠道与权利 。2003年SARS过后 , 时任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曾提过这样的想法 , 并进行过讨论 , 王贵强也参加了 , 但后来因种种原因而不了了之 。这次疫情后 , 王贵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新考虑这一提议 。
今天 , 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 , 老传染病也出现新问题 。最典型的例子 , 就是多重耐药结核病的出现 。感染医学在人类与微生物的较量中要承担的责任 , 并没有减轻 , 而是越来越重 。抗生素与疫苗的胜利曾让一些人认为 , 我们再也不需要感染病专家了 。“我想 , 今天没有人会再抱有这样的想法 。”哈佛大学医学文化学教授大卫·琼斯说 , 不管是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一部分 , 还是出于对免疫受损人群的照护 , 感染医学正在蓬勃发展 。它的命运 , 只会随着2020年的新冠病毒暴发而愈发兴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