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感染科 一个张文宏救不了这个“不赚钱科室”

新冠疫情重压下的感染科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人员/杜玮 彭丹妮 杨程晨
医院感染科是新发、突发传染病及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 冲在第一线的科室 。然而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龚作炯却指出 , 实际上 , 武汉市当地多家市属医院都长期没有开设感染科 。因此 ,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 , 很多患者都被集中在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的金银潭医院 , 令该医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受了无法承受的压力 。
2003年SARS结束后 , 中国曾迎来一轮感染科的发展热潮 。然而 , 17年之后 , 在眼下这场新冠病毒阻击战中 , 原本应是主力军的医院感染科 , 却显得力不从心 , 暴露出人员、场地、设备均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 从这次疫情可以看出 , 国家需再次重视感染科的发展 , 感染学科的发展应回归到“大感染学科”建设的路径上来 。
因病而变的感染科
王贵强的办公室位于北大第一医院门诊楼南侧一栋灰色老旧的三层行政楼内 , 行政楼一层从今年1月23日起开设发热门诊 , 他所在的感染科全员上阵 。开设之初 , 每天有上百门诊量 , 最近的门诊量为每天二三十 。北大第一医院也是国内较早设立感染科的医疗机构之一 , 只不过那时的感染科还叫传染科 。
1950年代 , 鼠疫、霍乱、伤寒、痢疾、血吸虫病等经典传染病还在中国流行 。为更好防控这些传染病 , 1955年 , 当时的国家卫生部出台了《传染病管理办法》 , 随后各大学附属医院纷纷成立传染科 。北大第一医院传染科即于1955年成立 , 创始人是时任医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吴朝仁 。“当时传染科的力量非常强大 , 国家重视 , 传染科由精英人物组建 。”王贵强说 。
这种专门治疗传染病的学科模式 , 被称为苏联模式 , 这也是国内绝大多数医院最初建立传染科采用的方式 。传染科设有隔离病房 , 与此同时 , 当时国内多地还建立了传染病专科医院 。北京最早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为地坛医院 , 1946年建成 。
与苏联模式相对应的是西方国家模式 。当时 , 像中国国内流行的经典传染病在美国等已较为少见 , 医生接诊以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为主 , 比如说 , 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尿路感染等 , 这样的发展模式被称为感染科 。
中国感染科的发展路径 , 复制了西方曾经走过的路 。哈佛大学医学文化学教授大卫·琼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1950年代以前 , 欧美几乎所有的医生实际上都是传染病学专家 , 因为对付传染病是他们做得最多的事情 。当时 , 医生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各种感染性疾病 , 轻如感冒、腹泻 , 严重如天花、肺炎、小儿麻痹症??20世纪初期 , 传染病是人类疾病的前沿与中心 。
到20世纪中叶 , 西方社会已经弥漫着一种自信:征服各种传染病已经指日可待 。几乎每一周 , 医疗机构都会宣布 , 在人类同传染病的战争中又取得了“奇迹般的突破” 。1940年代初抗生素的发现 , 到1965年25000多种抗生素类药物的研发、1955年大规模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等事件 , 是这种自信的来源 。1967年 , 美国公共卫生部宣布 , 对感染性疾病的战斗已经赢得胜利 。当时 , 甚至有人提出 , 不需要再独立设置传染性疾病科 。但随后 , 艾滋病的出现 , 给了这个领域当头棒喝 。
中国的情况也是类似 。到了1980年代 , 中国人传染病的疾病谱也发生变化 , 霍乱、血吸虫病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病毒性肝炎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 。1970 年代 , 由于农村卫生条件落后加之人口出生率高 , 乙肝在中国迅速暴发 。尽管随着乙肝疫苗于1975年的成功研发 , 中国的乙肝发病率有了显著下降 , 但截至2019年 , 全国仍有86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 肝炎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医院感染科的主要“客户” , 长期就是各类肝病病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