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史倌』湖北襄樊西北处是西周邓国故址,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国灭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湖北襄樊西北处是西周邓国故址 , 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国灭
邓国故址为西周邓国都城 , 故名邓城 , 距今2000多年 。 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 , 四面均有城门 , 位于湖北省襄樊市城区西北6公里处 。 为西周邓国都城遗址 。 公元前678年 , 邓被楚所灭 。 至北宋时 , 邓故城尚存 。 现存故城址呈正方形 , 南北宽760米 , 东西长850米 , 占地1.5平方公里 , 城墙基宽30-50米 , 东、西城门宽15米 , 南、北门宽10米 , 护城河宽40-50米 。 城内有清代建筑宁国寺(现为邓城学校) 。
本文插图
这是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 , 遗址为西周邓国都城 , 故名邓城 , 距今2000多年 。 邓国是西周时期诸侯国 , 封为侯 。 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 。 战国后期 , 秦昭王封公子悝为邓侯 。 秦统一后 , 邓城属于南阳郡 。 汉为邓县地(即古樊城) 。 这里南近汉水 , 北接南阳盆地 , 地势平坦 , 四周开阔 , 交通便利 , 战略地位重要 。
本文插图
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 , 东墙长766米 , 南墙长896米 , 西墙长713米 , 北墙长858米 。 墙厚10至15米 。 墙残高3米左右 , 四角稍高 , 最高处6.3米 。 四面均有城门 。 护城河宽40米左右 , 现为水田 。 城东南角外有高约8米土台 , 俗称烽火台 , 也称阅兵台 。 城内有十字街道 , 西北角有明代建的宁国寺 。 邓城内外地下历史遗存十分丰富 。 相传城内偶有铜镞、金粒可拾 , 城内有时杀鸡还可取出金粒 , 故有“邓城不卖活鸡”之说 。 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秦汉及以后朝代都有 , 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 。
本文插图
离邓城北约3公里的丘陵地带 , 有两周时期墓葬群 , “邓公乘鼎”和“吴王夫差”剑分别出于山湾和蔡坡墓地 , 出土大量青铜器 。 据考证 , 这些墓地与邓城密切相关 , 其中铸铭文的 , 就有邓、楚、吴、上鄀、蔡、□、曾等国器物 。
本文插图
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代晚期 , 始祖曼为商朝祖丁的第五子 , 祖丁的孙子武丁继承王位后 , 为安抚其叔父 , 将曼封在汉水流域 , 邓国的历史由此开始 。 周朝建国初期 , 邓国归顺周 , 并成为周在南方重要的异姓诸侯国 , 其疆域北起南阳盆地南部 , 东连今湖北枣阳 , 南接汉水 , 西连今湖北宜城 。 但随着其邻国楚国的日益强大 , 邓国的影响力逐渐丧失 , 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吞并 , 楚将邓设为县 , 成为楚国向外扩张的重要根据地 。 秦统一中国后 , 邓作为一级行政区存在 , 至南北朝时邓城作为分裂局面下的南北交战的前沿阵地 , 被沦为军事重镇襄阳的外围据点 , 长期受到兵燹的频繁袭扰 , 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逐渐丧失 。 至公元498年 , 北魏孝文帝大举南侵 , 在邓打败南齐军队 , 斩首俘虏两万余人 , 并毁掉城内的所有设施 , 直接导致城址荒废 。 邓城虽然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 但仍有少量邓国后人居住于此 , 守望着祖先遗留的家园 。 (文图 若愚)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娱乐当家」湖北小县城的一条小河,惊世骇俗的自然风景,不仅仅是人间仙境
- 盗墓者@湖北一个乡村,河水干枯后,万座古墓浮出水面
- #网闻#各省“初恋脸”代表,湖北有吴倩,四川有鞠婧祎,看到浙江:瞬间沦陷
- [北京吃货小分队]这碗面,全国人民都在馋
- :一个都不少!71名驰援湖北勇士今日回到周口了
- 『山西』山西支援湖北医生战“疫”记:克服困难 传递温暖和力量
- 捞史倌@杭州龙门古镇据传是三国吴主故里,东汉名士严子陵在此一游而得名
- @宁夏援湖北医疗队张彦杰:我的妻谢谢你的理解
- #捞史倌#春秋时期的这种大型刀币,你知道在哪个国家流行吗?
- :兰大二院院长王琛带领甘肃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