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成为主流』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成为主流 助力农民工复工( 五 )
农民工是城乡间最大流动群体,前期疫情冲击给人们或多或少带来担心受到传染的心理恐惧,复工迟迟未动则给农民工带来工资无着落的收入担忧,统筹防疫与复工、及时出台侧重点不同的政策措施,正是特殊时期采取的应对之策,起到既保障农民工安全健康复工又促进农民工减少工资收入损失的非常作用 。
现在看来,总体上统筹防疫与复工是双向推进、前期先防控后复工、中期边防控边复工、后期以复工促防控,中央审时度势、把握节奏变化、适时按下“转换键”至关重要 。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快速制定政策“接地气”、到“消化”政策见到实效产生“抗体”“冒热气”有个转换期 。针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当下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精准施策和落地见效的力度,对冲企业和农民工等劳动者受到的损失,破除影响企业复产、农民工复工的种种障碍,创新劳动用工管理,出台一揽子援企救助政策措施,提升暖企政策效能,在稳就业、稳经济中激发企业活力,增加农民工等劳动群体收入,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潜力释放到新的高点 。
财税、金融、就业等宏观政策综合援企发力
通过集合各方力量应对疫情冲击,进而将扶持政策细化成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精准施策,增强企业抗击疫情冲击恢复经营的信心 。通过财税减免、减缓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缴费、稳岗返还失业保险金、技能培训补贴等“真金白银”政策给予企业最大限度扶持,促进企业尽快复工达产,不裁员或少裁员,保基本薪酬或减少降薪,稳岗保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运输、文化旅游四大类困难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援助 。同时将重点放在恢复核心产业链上,发挥大型企业龙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疫情防控和生产恢复,推动产业体系的复苏 。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政策扶持力度,让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活起来
需要将援企政策给企业的“放水”转化为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管灌滴灌”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中小微企业一定额度的复工期贴息贷款的扶持,金融机构可以考虑给予1-2年基准利率贷款额度的扶持 。同时鼓励银行机构给予中小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支持 。对因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合理设置还款宽限期 。降低担保费率,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免收或降低担保费;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 。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通过研究和实施“硬核”措施,从根本上治理中小企业资金贷款难利息高的顽症 。
大力扶持小店小铺小厂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促进其恢复和拓展经营,研究让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免征税收、减收房租、贴息贷款等“输血”资助,让小店小铺小厂活起来、就业和收入多起来 。大力扶持防疫中出现的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新业态、新消费、新零售,将创业创新的小额贷款贴息、创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见效受益 。深入研究中小微企业升级发展的新需求,为疫情结束后将行之有效的阶段性特殊政策上升为振兴中小微企业发展新计划、新政策进行大胆探索 。
提升安全有序复工复产能力
复工复产安全有序,总体上是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原则 。
对绝大部分的低风险地区及时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影响复工的限制,只要有健康检测可以就可上岗 。而对包括外防输入的边境等中风险地区,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同步推进,对外输疫情的该隔离则隔离,减少人员聚集;对极少数高风险地区则需严格管控,精准复工复产 。
从调整复工进出城市小区管制到鼓励农民工加快安全返城复工
针对不少地方和企业“放大招”吸引农民工复工,化解复工难中的招工难初步显现,要鼓励企业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和技能提升,对暂时因订单不足或取消的企业应考虑给予大规模培训员工技能必要的补贴支持,也为企业人力资源适应高质量发展储能 。积极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链接”作用,推进农民工精准上岗,给农民工返城复工提供安全、便捷条件,让农民工就业创业热情得到极大释放 。
推荐阅读
- 疫情■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疫情#IMF为何预估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最好之一?分析来了
- 美国土安全部:疫情下,恐怖分子或对杂货店、病毒检测点下手
- 4月9日以来哈尔滨新冠肺炎疫情已致51人感染,含多名医护
- 中美高级官员召开视频对话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 『共克』山东工业技师开展疫情日常防控培训与应急演练
- 「推荐」疫情是如何暴发的?美英法抱团甩锅中国,背后用意须警惕
- 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国家卫健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民调:三分之二受访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应对疫情过慢,党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