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写史』商鞅变法为什么可以成功
自周平王东迁后 , 礼乐崩塌 , 周王室的权威惭失 , 特别是周桓王与郑庄公的濡葛之战 , 庄公手下大将 , 箭伤周桓王 , 一箭直接把周王室的权威彻底射落 。 东周进入天下混战的年代 , 各诸候之间的攻代战争此起彼伏 , 诸候之间相互?并 , 大诸候国越来越大 , 小诸候国越来越少 , 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 , 各国之间打的都是灭国战 , 到战国早期 , 华夏大地上只剩下齐 , 秦 , 楚 , 燕 , 韩 , 魏 , 赵七个主要的大国 , 各国为了不被灭国 , 先后纷纷变化图强 , 一时间 , 法家兴起 , 法家人才是各国争抢的对象 , 在战国时期 , 先后涌现了李悝 , 吴起 , 申不法 , 商鞅等主持各国变法的法家人才 。 而在各国的变法图强中 , 为什么秦国商鞅主持的变化最彻底 , 最成功 , 效果最好呢?
本文插图
商鞅舌战群儒
为了分析清楚这个问题 , 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剖秦国的变法:
第一是变法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春秋时期 ,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 , 不断地强大起来 , 成为春秋第一霸 , 但随着管仲 , 齐桓公的离世 , 齐国内乱不断 , 国力逐渐衰弱 , 也就失去了霸主地位 。 晋国的晋文公 , 在各国流亡了十九年后 , 在秦国的帮助下 , 回国继位 , 晋国在晋文公的力精图治下 , 国力不断上升 , 终成霸业 。 晋国的强大存在 , 迫使秦国在整个春秋时期不得东出函谷关 , 向东发展 , 只能向狄戎占据的西部发展 , 虽然秦穆公时期向西拓地千里 , 但土地贫脊 , 终究没有山东土地肥沃 , 但又苦于实力限制 , 不能突确强大晋国的阻挡 , 东出争强 。 到了战国时期 , 三家分晋 , 又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魏国横垣在秦国东出谋发展的大道上 。 到秦孝公时期 , 秦国国力虽有发展 , 但势力始终限制在函谷关以内的关中地区 , 很难再向东发展 , 所以秦孝公有非常积切的需要在秦国开展一场富国强兵的大改革 , 以便提升国力 , 东出山东 , 与列国争雄 。 所以秦国在秦孝公的主导下 , 向列国发出求贤令 , 用裂土分封的优厚条件招聘变法图强的人才 。 商鞅就是在这一招贤令的吸引下 , 从魏国来到了秦国 , 到秦国后 , 商鞅在见秦孝公之前 , 准备了三套变法图强的方案供孝公选择 , 分别是帝道 , 王道和霸道 。 商鞅三次见孝公 , 每一次跟孝公说一套方案 , 孝公对前两套方案极不感兴趣 , 甚至在听商鞅介绍方案时都一度差点睡着了 。 当商鞅第三次见孝公时 , 信心实足 , 因为他已经非常清楚孝公想要的是什么了 , 那就是霸道 , 一种短时期内可以让秦国强大起来的改革 。 当孝公听到商鞅的第三套改革方案时 , 眼睛里直冒金光 , 苦苦寻求多年的治国良方就在眼前 , 当即就拜商鞅为大良造 , 着手开始做变法前的各项准备 。 也就是说 , 孝公变法的目标是非常强的 , 一旦有匹配的变法方案 , 他会毫不犹豫的启动变法 , 会排除一切阻力来支持变法 。 正是这一明确目标的指引下 , 秦国的变化能够持续六代 , 坚持下去 , 获成功 。 当然 , 也极有可能是这一明确的目标 , 秦国的变法很适合在战国时期的争雄 , 终使秦国统一六国 , 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 但商鞅变法很不适合在和平年代 , 所以 , 个人认为 , 秦二世而亡 , 很大程度上是秦国所坚持的商鞅变法造成的国家法律 , 管理制度等没有及时的调整 , 商鞅变法可以使老秦人在战争中获取很大的利益 , 而对于山东六国旧地的贵族和平民不但不能获取任何利益 , 反而对严励的秦法敢努而不敢言 , 所以秦二世时 , 各国旧贵族很容易点然反抗秦朝的战火 , 秦二世而亡 , 正所谓成也变法 , 败也变法 。
推荐阅读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商鞅,真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吗?
- 【推古道】商鞅的人生路
- #中国周刊#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展写史:青年作家苟文彬新书《大民大国》出版
- 『秀才谈历史』女人经济允许,初夏穿这新“棉麻衫”,比穿T恤有女人味,超美嫩
- #麦迪#麦迪当年选秀才第9,若重选一次能当状元吗?有这人在永远不可能
- 「硬核历史」细读史书,看商鞅为何不得善终
- [老戏]《清平乐》熟练老戏骨云集!王胖子吕秀才都出演 《知否》的他反差
- [大老刘闲谈文史]与商鞅变法相比,吴起变法为什么会走向夭折?
- 「了了History」历史上重要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 『通往历史的曲幽』商鞅,一代政治狂人的成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