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说理】疫情下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发展动力探析( 三 )
制度型开放带来改革红利,开放新格局释放发展动能 。2018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布了两则“负面清单”,分别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而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保持了2018年版的体例结构,进一步缩减了负面清单长度,新推出一批开放措施 。其中,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减至40条,压减比例16.7%;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压减比例17.8% 。2020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开始实施,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从减税降负到简政放权,中国与国际并轨的领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改革措施落实效率越来越高 。中国正在经历由低成本要素和政策优惠型营商环境向降低制度型成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方向转变 。
当前疫情防控呈现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疫情并没有影响中国开放的步伐 。外资以价值投资为主,更看重长期趋势,并不会因短期的疫情冲击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国市场长期战略 。中国市场中长期走势非常乐观:一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利用外资进入新阶段,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迈向产业中高端;二是中国正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强大的市场吸引高质量外资进入;三是更加自由竞争政策的出台是吸引外资的基础 。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变革中国》一书中写到“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 。这场制度变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GDP增速每到低谷时,中国就会发生一次重大的制度变革,重塑经济增长动力 。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90年代初的市场化改革,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金融危机以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 。一个国家发生制度变迁既需要时间,地理空间上也存在异质性,中国是一个经济体量庞大且地区发展差异显著的国家,在中国发生的制度变迁必定在时间上是逐步的,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在产业上是有优先序的,因此制度变革带来的红利不是一次性,而是波浪式、分地区、分产业陆续而来 。
在开放领域,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 。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制度型开放是更深入的开放、更全面的开放、更系统的开放、更公平的开放,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推进开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一轮的制度红利 。以开放促进改革,以高水平开放带动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带来红利,通过制度增进激励 。
既抓紧疫情防控,又抓好经济运行,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冲击具有短期性特点,用足政策空间可以有效应对冲疫情的影响,既抓紧疫情防控,又抓好经济运行,市场恢复常态指日可待 。面向未来,中国经济将长期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 。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是一个非凡的故事 。中国模式的市场经济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路,保持自己的特色 。中国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稳健与高质量发展必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 。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注: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2019年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跟踪研究”(项目编号:YDYL201906)的阶段性成果】
推荐阅读
- 疫情■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疫情#IMF为何预估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最好之一?分析来了
- 美国土安全部:疫情下,恐怖分子或对杂货店、病毒检测点下手
- 4月9日以来哈尔滨新冠肺炎疫情已致51人感染,含多名医护
- 中美高级官员召开视频对话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 『共克』山东工业技师开展疫情日常防控培训与应急演练
- 「推荐」疫情是如何暴发的?美英法抱团甩锅中国,背后用意须警惕
- 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国家卫健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民调:三分之二受访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应对疫情过慢,党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