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疫情大考下,青年创业者这样自救

企业停工、店铺关门 , 突如其来的疫情 , 让不少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 这对尚未稳固根基的青年创业者来说 , 无疑是一场“生死劫” 。
不堪房租、工资的重负 , 青年创业者中有人黯然离场 , 也有人积极自救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疫情大考之下 , 许多青年创业者沉着应对 , 算清楚每一笔账 , 及时给创业项目打紧“止血绷带” 。即便可能要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 他们依然保有初心与情怀 , 不逃避、不放弃 , 用责任与担当交出答卷 。
“日更”创业账本开源节流
疫情当前 , 初创企业普遍面临“现金荒”“用工荒”“原料荒”“物流荒”等压力 。多地出台政策帮扶青年创业者:浙江省推出50亿元青年防疫专项信贷 , 上海市建立30亿元专项融资渠道 , 内蒙古设立5亿元优惠利率融资额度……
在期待政策扶持的同时 , 26岁的常院飞也在想办法积极自救 。今年1月12日 , 工作两年的常院飞积攒了一笔资金 , 在广东佛山一家美食广场里开了饺子馆 。自开业以来 , 饺子馆每日营业额在1800元到2000元之间 , 并随着口碑积累 , 日渐红火 。
不料 , 疫情全面暴发 , 整个美食广场的饭店陆续关门 , 有的还贴出了“出租转让”的告示 。常院飞不愿一走了之 , 一是因为前期投入的成本还未收回 , 更重要的是他相信 , 自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选址的饺子馆 , 营业额正在攀升 , 今后肯定能盈利 。
常院飞并非盲目自信 , 实际上他早已摸清楚了自己的创业账本 , “只要有进账 , 店就能开下去 。”每晚闭店 , 常院飞都会记账、算账 。他计算尽管营业额减少了三分之二 , 但是店里有他和父亲维持 , 没有人工成本 。加之美食广场响应号召 , 将房租减半 。目前每天五六百元的流水 , 基本能覆盖各项支出 。
按照防疫要求 , 饺子馆只做外带和外卖 。店里椅子倒扣在桌子上 , 饺子馆门外却支着一张桌子和几个板凳 , 常院飞解释说 , 很多餐馆不开门、也不允许堂食 , 社区志愿者、城管等工作人员没地方吃饭 , 他就在外面摆了一张桌子 , 每次只能坐一个人、用一次性餐具 , “方便他们吃口热乎饭” 。
其他饭店不营业 , 让常院飞收获不少回头客 , 店内的经营状况也逐步好转 。最近 , 伴随复工复产 , 常院飞谋划起了下一步 , 他计划一如既往做好店内清洁、消毒工作 , 倡导外带;同时 , 聘请专业厨师丰富菜品、更新菜单 , 进一步增加晚间营业额 , 提高客单价 。
与常院飞的做法不同 , 在小餐饮连锁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王成科则选择及时止损 。每家店平均月租金1.5万元 , 每家店约有4位员工 , 每位员工工资2000元 。2月20日这天 , 王成科计算损失已经上百万元 , 他立刻决定关停全国50多家“贞丰一品”连锁餐饮店 , 只留下贵阳、宁波、上海等地几家位置重要、可以营业的门店 。
在王成科眼里 , 放弃自己注入心血的事业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 。相反 , 被困在老家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七舍镇的日子 , 他嗅到了新的机会 , 尝试转“危”为“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