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翁老头」历史故事——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成败的鄱阳湖之战


昨天我们说到龙湾之战大败陈友谅军队 。 陈友谅在慌忙之中跳到一艘小船逃跑了 。 朱元璋一方面派兵乘胜追击 , 另一方面派兵顺势拿下了空虚的安庆 。 张德胜的军队在慈湖一带追上了陈友谅的残军 , 纵火烧毁了不少敌人战船 。 到达采石之后 , 双方展开激战 , 最后张德胜战死 。 这时冯国胜率领援军赶来 , 陈友谅与其手下大将张定边坐镇于一名叫"黑旋风"的巨舰上 , 振作精神准备应战 , 结果又吃了一回败仗 。 陈友谅被驱赶得昼夜不得安息 , 有如惊弓之鸟一般 , 实在狼狈到了极点 。 也许是因为此战留下了抹不去的巨大阴影 , 导致后来他不敢轻易攻打应天 , "一朝被蛇咬 , 十年怕井绳" 。 太平也不要了 , 收集城里残兵 , 一块向西逃去 。 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朱元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成就了刘基的第一谋士的美称 , 稳固了朱元璋的政权 , 也为之后成立明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讲故事的翁老头」历史故事——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成败的鄱阳湖之战
本文插图

【「讲故事的翁老头」历史故事——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成败的鄱阳湖之战】应天之战失败后 , 陈友谅内部矛盾激化 , 朱元璋又趁机不断向西发展 , 仅用一年时间就攻占了蕲州、黄州、抚州等十多个州 , 收编洪都(今南昌)水军后 , 又接连攻下瑞州、吉安、临江 , 来了个实力和控制区双大增 。 至正二十三年(1363)二月 , 平江(今江苏苏州)张士诚乘安丰空虚之机 , 遣其将吕珍进攻安丰 。 刘福通等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 韩林儿急向朱元璋求救 , 朱元璋亲率大军击败吕珍和支援吕珍的原天完政权的庐州(今安徽合肥)左君弼 , 救出小明王和刘福通 , 把小明王和刘福通安置于滁州 。 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 , 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刘福通至应天(今南京) , 途经瓜州 , 沉没溺死 。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 , 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 , 于是率兵进攻洪都 。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 。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 , 朱元璋统兵二十万 , 进发洪都 , 陈友谅获悉后 , 撤出围军 , 迎战朱元璋 , 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

「讲故事的翁老头」历史故事——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成败的鄱阳湖之战
本文插图

史学界普遍认为 , 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发生在中国 , 这就是著名的鄱阳湖之战 。 据《明史》等史料记载 , 这次决战 , 双方都不惜血本 , 朱元璋一方的参战人数是20万 , 陈友谅是60万 。 陈友谅的军队不仅数量大大多于朱元璋 , 而且其战舰也是巨舰 。 至正24年(1364年)4月1日 , 陈友谅亲率60万人马乘艨艟巨舰围攻洪都(南昌) , 朱元璋亲率20万军队前来解围 。 陈友谅操转船头迎战朱元璋 , 两军相遇于鄱阳湖上的康郎山 , 一场震撼古今的鏖战展开了 。
陈友谅凭借着兵多舰巨 , 指挥五千艘艨艟巨大无比 , 船均高数丈 , 船楼分上中下三层 , 设有走马朋 , 船身铁皮包裹 , 红漆涂饰 , 远远看去 , 犹如一片红色的城廓 。 朱元璋率部在康郎山驻扎已毕 , 亲率诸将观察敌阵 , 见陈友谅战舰首尾衔接 , 桅樯林立 , 冷笑一声说:“陈友谅在军事上犯了一个大错误 , 当年曹操在赤壁就吃了这个大亏 , 你们看 , 他们战舰首尾相接 , 我若用火攻 , 顷刻之间 , 叫他们化为一片火海 。 ”

「讲故事的翁老头」历史故事——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成败的鄱阳湖之战
本文插图

第二天 , 朱元璋将队伍分成11支小分队 , 每船满载火器弓驽 , 向三江口的汉军发起攻击 。 朱元璋在这里也有失误 , 时值盛暑七月 , 风平浪息 , 纵用火攻 , 没有风助火威 , 不能发挥火攻的作用 。 况且汉军战舰在山西南 , 须得东北风相助才能奏效 , 诸葛亮不能再世 , 此时哪来东北风呢?果然 , 开战以后 , 两军胶着一起 , 不但火攻发挥不了作用 , 而且朱元璋水军因船小 , 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 特别是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比一般战舰要大 , 白色桅杆非常醒目 , 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率船队专攻这艘指挥船 。 汉军鼓噪呐喊:“乘白桅船的是朱元璋呀!别跑了朱和尚!”这一喊 。 汉军的大小船只将朱元璋指挥的小分队围困个水泄不通 。 大将常遇春、俞通海等人率领的船队也被汉军冲散了 。 朱元璋身边只有左副指挥韩成和一些谋士及少量将士 。 韩成当机立断 , 下令分队各船 , 将备用的石灰包打开 , 用水调和 , 将各船桅杆统纫刷白 , 白杆林立 , 分散了汉军的注意力 。 两军混战一阵 。 汉军又一阵呐喊:“穿红袍的是朱元璋”汉军的船只又向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围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