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博文史」为何宋朝能成为文化发展兴盛的朝代?,科考制度的制定

导语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 创立于隋朝 。 科举制的确立扩大了政府对官吏选拔的范围 , 从而使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国家建设出力 , 而科举制更是成为历朝历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 , 维持了一千三百多年 。
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 , 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等各个方面都高度繁荣 , 其中宋朝的文化发展更是达到了中国文化历史中兴盛的时期之一 。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为筛选官员而进行的科举考试 , 由此推进了当时教育制度的发展 。
「源博文史」为何宋朝能成为文化发展兴盛的朝代?,科考制度的制定
文章图片
宋朝的一角
古代的科举考试就如同我们现在的高考 , 考场纪律严格 , 有专门的监考考官 , 考试途中不允许剽窃、夹带小抄等作弊行为的出现 。 宋朝更是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规格 , 并且制定了一系列防止考生和考官中产生徇私舞弊行为的制度 。 在宋朝科举制度以及学术自由的社会背景下 , 宋朝的文化出现一片繁荣景象
宋代基本继承了唐朝沿袭下来的的科举制度 , 同时完善了唐朝的一些科考措施 , 并将其更好的制度化 。 宋朝的科举考试定为三年一次 , 进士分为三等 , 并由宋太祖亲自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州试、省试和殿试 , 其中殿试是科举李最高一级的考试 , 由皇帝亲自面试 , 如果殿试通过 , 则可直接对其进行授官 。
「源博文史」为何宋朝能成为文化发展兴盛的朝代?,科考制度的制定
文章图片
殿试剧照
在宋朝的科举考试中 , 考试内容多为四书五经 , 对参加科考考生的诗词功力有着极大的要求 , 促使宋朝的诗词达到了新的高峰 , 被人们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中有六名都是宋朝人 。 在宋人的诗词中可以看见宋朝人们生活的繁荣景象 , 也可以看见各个节日活动的丰富有趣 , 充分体现出宋朝社会商业经济的发达 , 也反映出宋朝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 与此同时 , 宋朝出现了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话本 , 话本的出现无疑是为为中国文学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话本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 可以是巷口老人的口头讲述的幽默趣事 , 也可以是凄美婉转的爱情故事 。 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 , 得益于宋朝对文学的大力推崇以及对各种文学形式的包容和鼓励 。
宋朝为鼓励学者对文化的深入学习 , 建立书院以供学子求学 , 其中闻名古今的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和嵩阳书院这四大书院 , 它们成为了儒家弟子求学的圣地 , 书院教学时涉及的范围很广 , 有最基本的四书五经 , 有的武学中还会授予学生军事理论 , 甚至一些科技类的学校中还会教学生医学等各种技能 。 整个宋朝社会都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气氛 。
「源博文史」为何宋朝能成为文化发展兴盛的朝代?,科考制度的制定
文章图片
岳麓书院为了预防考官对考生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 , 宋代对考官的任务进行明确规定
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原则 , 由此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 对朝廷做出与有利的贡献 , 因此宋朝政府针对这种现象采取了严厉的预防措施 , 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体系 , 其中的措施不仅有针对考生你 , 也有针对考官选取的要求 ,
对于考生 , 宋朝科考主要采取“糊名制” , 将考生的所有信息全部用纸糊上 , 以此来保证考官在批阅试卷时不会因为考生身份的特殊性而为其改出高分 。 并且从宋朝开始废除“公荐”模式 , 无论你是有很多大丞举荐的王公贵族 , 还是出身贫寒的底层家庭 , 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才华 , 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 就有资格被委以重任 。 这就是南宋诗人陆游所说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源博文史」为何宋朝能成为文化发展兴盛的朝代?,科考制度的制定
文章图片
陆游
确保考生能过诚信应试后 , 对科考的考官也作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于宋朝科考队考官的任务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 在考试开始之前 , 考官需要对所有考生进行编号并为他们安排好各自的考试座位 , 然后向考场外的考生展示考试座位安排图 。 考试开始后 , 为本考场的考生解释考题的意思 。 在为试卷命题时 , 不得走漏题目内容 , 也不能故意出一些刁钻难懂的题目;在分配监考考场时 , 要注意回避熟识的人;在监考时不能徇私舞弊 , 看见作弊现象却视而不见 , 要加大巡查力度;在批改试卷时 , 不得故意毁坏试卷 , 需要认真批改 , 多方面考虑问题答案 , 依据要求的字数、文风等要求进行公平公正的打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