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医改中的分级诊疗制度

到2020年要达到国务院设定的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时首选社区医院或是当地医院进行治疗的目标。最终目标是将社区一级医院定位于长期治疗和身体恢复等方面,而一些顶级医院则将专注于疾病研究、开发新疗法等高精尖问题的攻关。在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信赖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之一。在可获得性方面,基于前一轮医改和多年建设已经不构成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的薄弱导致无法获得病人的信赖,进而难以实施分级诊疗,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根本上加强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割线===2016年4月2日补充做好分级诊疗,强基层是关键。强基层,单单靠政府办社区卫生机构,解决不了问题。要开放市场,让优秀的专家下沉基层开办诊所,让大医院成为培养医生的摇篮。政府要做的事,就是要建立规范的医疗市场秩序,建立基本医疗服务规程,家庭医生服务规程,明确大医院,小诊所的功能定位,小诊所负责疾病初级诊疗,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服务,大医院负责急诊,住院和手术,疑难危重病症诊疗。要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医疗行业治理体系,以实现公共服务最大化为目标,明确政府和医保怎么购买服务,病人怎么就诊怎么付费,全科与专科医生怎么协作怎么共同维护病人健康。发挥行业内部治理作用,不断完善诊疗标准和服务规范,开展质量评价,形成诚信服务体系。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要合理分工,共同构筑完整的,衔接有序的医疗服务链条。
■网友的回复
没有亲历过就没有发言权。 【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根本原因是基层医院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我有一个兄弟得了肾积水,先去的二甲做手术,完了后发现再次积水,等最后去华西看的时候肾功能已经快没有了,只能择机切除。当时他才20岁。20岁啊。生病住院是大事,都想去好医院,这是人性使然。 我由于个人原因经常在医院跑,不论是一级,二级还是三级还是华西我都住过。我住过的院可能比大多数人吃的药都多。在医院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他们得的病起初不是很严重,到基层的医院做手术效果不好,结果跑到大医院来治疗,但是情况已经不是很好了,好则终身吃药,坏则失去劳动能力。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基层医院乱开药乱开各种检查,特别普遍。病人又不是傻子。我就经历过一个腰疼的人来二甲门诊,医生说做个检查吧,结果开了一个B超,DR,ct 。DR和B超的作用比较相似,学过医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原因是基层医院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国家如果搞分级诊疗,反而老百姓不会去基层医院,为什么,你看看各大高校就知道了,自从分了211,985。以前在某一领域拥有很大优势的普通院校在之前擅长的专业都没落了。医院也是这样,分级了以后,大家都一股脑往三甲跑,殊不知有些二甲的某些专业比三甲还好。这就是人为给医院分成三六九等的最大弊病。 政府最该做的是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工资。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如果上来了,谁还愿意跑老远的地方去看病。 宜疏不宜堵!创建于 2015-09-13
■网友的回复
分级诊疗,强基层虽是关键,但强基层是一项长期、远大的目标,得从各个方面来支持基层建设。首先:促进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合作力度、相互帮扶、人才的引进才是发力点。一些社区医院通过各种方式引进知名专家在社区坐诊,包括和医院建立帮扶关系、转诊绿色通道,邀请退休老专家多点执业坐诊;甚或购买先进医疗设备,加强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杏仁医生、春雨医生、易分诊平台等线上问诊软件)。其次,利益引导,提高社区医生收入。社区医生不但要坐诊,还得定期走访居家护理,相对等的收入却不高,留不住人才。得提高收入,加强社区医生与三甲医院专家的交流,提高社区医生的业务水平。为社区医生营造良好的提升环境。最后,社区应该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电子媒介或者定期讲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了解社区的变化;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