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堡」由美国率先发明英国模仿,却被日本发扬光大,现代航母的关键设施

与传统的陆地机场相比 , 飞机在航母甲板上的起降作业充满了更多的风险 。 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为航母部队拍摄纪录片时无意中发明了“降落引导制度” 。
美军发现当有人引导指挥飞机降落时 , 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 几乎在同时期 , 美、英两个航母大国便开始设置降落信号官(英国称之为甲板降落管制官) , 通过人力指挥完成飞机降落 。
而作为另一个使用航母的国家 , 日本则独辟蹊径地使用灯光作为降落引导的主要方案 , 这是怎么回事呢?
「军情堡」由美国率先发明英国模仿,却被日本发扬光大,现代航母的关键设施
文章图片
一、机械VS人力
降落信号官是个已经消失很久的职位 , 现如今各国航母都使用灯光进行降落引导 。 我们来谈谈两者之间的差距 。
首先 , 机械式的灯光降落引导与降落信号官相比节省了人力配置和相关的训练 。 降落信号官的养成并不容易 , 他们需要是合格的海军飞行员 , 也就是说他们至少接受过耗资耗时巨大的飞行员训练 。
这些人成为降落信号官 , 还得再接受将近半年时间的专业训练 , 这种训练是无法速成的 , 可需求量又不大(每艘航母只需要两到三名) 。
「军情堡」由美国率先发明英国模仿,却被日本发扬光大,现代航母的关键设施
文章图片
如果改成纯灯光 , 也就意味着没有上述的麻烦 , 尤其是将有经验的飞行员耗费在引导降落的任务上 。
其次 , 灯光指挥降落的效率更高 。 美英航母的舰载机降落是飞行员与降落信号官双方需要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 。 无论业务多么熟练 , 降落信号官需要观察、判断每一架进场飞机的速度、高度并发出适当的信号 。 飞行员则要接收到信号后再做出操作上的调整 , 双方这样的交流势必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
一旦飞机速度过快 , 或者双方交流上出现问题 , 那么会引发诸多麻烦 。 而降落引导灯就是一种单向的程序 , 如何降落是飞行员自己说了算 。 由于主动权交给了飞行员 , 降落效率不仅迅速 , 而且更安全 。
「军情堡」由美国率先发明英国模仿,却被日本发扬光大,现代航母的关键设施
文章图片
二、日本的降落引导灯
日本在航母上设置的“降落引导灯”机制来源于陆地机场必备的降落指示系统 。 这一设计起源于法国 , 是为了保证飞机于夜间或恶劣天气下降落的辅助手段 。
日本将引导灯安装在舰艉左舷 , 由红、绿两组 , 共6盏灯光组成 。 其中两盏红灯安装在距离舰艉40至50米处 , 4盏绿灯安装在红灯后方的10至15米处 。
绿灯的水平高度需要略低于红灯 , 两者的连线与水平线呈大约6到6.5度的夹角 。 当飞行员驾驶飞机进场的时候 , 在大约1公里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引导灯的光亮 , 红灯是基准 , 通过观察红灯与绿灯的相对高度 , 来判断飞机降落的角度是否合适 。
「军情堡」由美国率先发明英国模仿,却被日本发扬光大,现代航母的关键设施
文章图片
若飞行员见到绿灯高于红灯时 , 代表飞机的角度过高 , 需降低角度;当看到绿灯低于红灯时 , 代表飞机的角度过低 , 需拉高角度 。 只有绿灯与红灯的高度重合 , 才能证明飞机进场的角度刚刚好 。 这套系统与在陆地机场上目视进场下滑指示灯的工作原理类似 。
不过美国、英国也有类似的设计 , 叫做扇面灯 。 灯组安装在距舰艉45米的位置 , 向舰艉30度水平范围内投射灯光 , 飞行员驾驶战机进入航母舰艉30度水平范围内即可见到扇面灯的灯光 。
扇面灯的灯光在垂直方向分成3组不同的颜色 , 视飞机降落下滑角不同 , 通过不同灯光提醒飞行员 。 当低于5度时会看到红色的灯光 , 这时候飞机需要拉高;高于8度时 , 会看到琥珀色灯光 , 飞机需要降低机头;只有处于5至8度之间的理想角度时 , 飞行员才会看到绿色的灯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