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叶倾城:生平第一次,在武汉堵车堵得心情舒畅、热泪盈眶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叶倾城:生平第一次 , 在武汉堵车堵得心情舒畅、热泪盈眶
▲60秒回顾武汉零点解封瞬间:火车轮渡鸣笛高速解禁 江城多地灯光秀。 视频来源:***我们视频 。
4月7日晚上10点 , 我惯例熄灯 , 陪女儿上床 。 不上学让人觉得这还是漫长的寒假 , 很容易晨昏颠倒 , 晚睡晚起 , 必须要用意志来与怠惰对抗 。 早睡早起是必备的 。
但在黑暗中 , 我对她说:“你先睡 。 我想坚持到零点 。 ”
4月8日零点 , 武汉解封、开城 。
我参与了这个城市的封闭 , 现在 , 我想参与它的解封 。
武汉:叶倾城:生平第一次,在武汉堵车堵得心情舒畅、热泪盈眶
本文插图

▲4月2日晚 , 二七长江大桥下 , 市民提鱼准备回家 。 资料图 。
1月23日 , 我是被接二连三的微信、电话叫醒的 , 都在对我说:武汉封城了 。
封城是什么?这个名词在当时让我大惑不解 , 我想到的是张爱玲的《封锁》 。
我很快就知道了答案:离汉通道封锁、公共场所关闭 。 本来想去图书馆的我 , 只能做罢 。
第一天公共交通停驶 。 那天有位医生一如既往 , 从汉口坐公交车到武昌上班 , 在车上听说了这个消息 。 他的第一反应是:那下班怎么回家呢?但从此两个多月 , 他没回过家 。
出城通道关闭 。 我附近修地铁的工人 , 在年前回家 , 不知道在哪一关被阻挡 , 只能折返工地 , 就在集装箱房子里度过了漫长冬天 。
最艰难的日子 , 每天都不能睡 , 因为不想醒来 , 不想去面对在不断刷新的确诊数字 。
我惊慌过 , 偶尔停电停水 , 吓得以为是世界末日 , 要怎么样挨过漆黑的寒冷 。
我焦虑过 , 冰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空荡 , 去哪里买菜 。 吃饭从未像此刻一样成为头等大事 。
我愤怒过 ,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什么也没做错过 , 日子 , 什么时候是个头 。 会不会被困到地老天荒……
但春天 , 到底还是慢慢地来了 。
运气很好 , 我所在的小区始终是无感染小区 , 这意味着我们至少可以在小区里晃荡 。 我看着蜡梅开过 , 长出一树新叶 , 樱花谢了一地残粉 , 红花继木絮絮地燃烧着 , 而小区墙外的碧桃 , 正开得如火如荼 。
而关于疫情 , 渐渐传来好消息 。 新闻我们未必全信 , 但身边人的复苏是实实在在的 。
武汉:叶倾城:生平第一次,在武汉堵车堵得心情舒畅、热泪盈眶
本文插图

▲4月2日 , 武汉东湖 , 垂钓的老人 。 资料图 。
2月底 , 社区问诊的医生告诉我:他已经很久没见过玻璃状肺 。
我一位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的老师 , 康复出院了 。
3月初 , 我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生朋友告诉我:他们医院正在陆续关闭病区 。
3月中旬 , 我在泰国流浪一个多月的朋友顺利返汉 。
3月24日 , 知道了武汉即将恢复快递的新闻 , 我告诉我妈 。 她立刻说:“那我们买点儿种子吧 。 ”
我妈已经快八十岁了 , 这几年 , 她在小区外开辟了一片菜地 , 长期为我们提供新鲜的绿叶菜 。 小区封闭后 , 她慷慨地把菜地的使用权借给了地铁工人们——某种意义上 , 他们就是靠这一小片地 , 坚持过最困难的那段日子 。
小区没解封 , 她的菜地还是咫尺天涯 。
但没关系 , 我妈说:即将重新栽种了 。
我说:等几天吧 , 估计人家快递点还有积压的 。
我妈说:我们也不要买很多 , 买点儿豇豆种子就行 。
这个夏天 , 会有豆棚瓜架雨如丝;
这个冬天 , 会有干豇豆烧肉 。
而夏天 , 已经静静停在我的纱窗上 , 以一枚羽毛的形状 。
不知道是何处来的一只什么鸟(从羽毛看就是鸽子) , 为了什么 , 偶尔褪下羽片在我窗上 , 留下了什么信息 , 想要告诉我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