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培养“全健康”公共卫生人才,「解放访谈」吴凡:应时代之需


『上观新闻』培养“全健康”公共卫生人才,「解放访谈」吴凡:应时代之需
文章图片
新冠肺炎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 应对公共卫生危机 , 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均面临一次“大考” 。 危机 , 有危也有机 , 公共卫生安全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培养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应该怎样发展?未来又该如何向世界输入人才?采访人员就此专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WHO新冠肺炎疫情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吴凡教授 。
【『上观新闻』培养“全健康”公共卫生人才,「解放访谈」吴凡:应时代之需】上观新闻:这次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全新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对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 我们怎样看待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大背景?
吴凡:疫情发生以来 , 社会上流传着很多关于中国公共卫生体制的讨论 , 不过 , 目前大多数分析停留在表象上 , 更深层次的背景并没有被人们很好地认识和讨论 。
以往有不少研究论文比较中美两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 , 结论都是美国远远强于中国 , 但是这些文章都局限于医疗卫生体系内的对比 。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 ,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仅仅是公共危机的一种 , 医疗卫生系统仅仅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 从此次战“疫”来看 , 大系统的整体作用远远大于子系统的作用 。
事实上 , 防止传染病危害的决策过程远比治疗疾病的决策过程复杂 。 治疗疾病的决策基本上是技术型的 , 控制疫情的决策远远不止是具体技术方法和路径的选择 , 还需要考虑宏观非技术的策略、措施或手段 。 正如最近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所强调的:这需要整合许多学科 , 不仅有流行病学 , 而且还包括社会科学、研发、外交、物流和危机管理 。
应急的核心是在非常规情况下对社会资源的调动和配置 , 考验的是政府准确研判发展态势、快速调整管理结构、组织资源、动员民众的应急响应能力 。
我们跟世界卫生组织分享的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重要经验 , 我认为首先就是统一、高效的决策指挥系统 , 其次是依法、科学、精准的控制策略;协调部署医疗资源、保障各类物资供应;充分的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等 。 很明显 ,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同一张“考卷” ,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应接不暇” , 个别甚至准备“弃考” 。 所以我们谈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 就不能仅仅着眼于医疗卫生体系内部 , 更应放置于整个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 。
上观新闻:当前 , 全球化背景下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 面对未知的疾病 , 我们常强调要树立“大公卫”理念 。 “大公卫”具体是指什么?
吴凡: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 此次疫情中 , 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处方” , 包括医疗体系的高超水平和医护人员的高度敬业 , 以及应对复杂困难挑战的高效治理能力等 。
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 , 公共卫生体系也应该建立从狭义的“疾病预防控制”到广义的“全健康(OneHealth)卫士”概念 。 我们可以把“大公卫”理解成“社会为维护公众健康而采取的一切群体性行动” 。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维护公众健康”和“群体行动” 。 例如 , 对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 , 关注的不是个体层面的“病”和“治病”的技术 , 而是聚焦群体层面的“疫”和“成疫”的根源 。 “大公卫”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所有影响人群健康的领域 , 因此应该将更多领域的专家纳入进来 , 包括法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危机管理专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家、规划师、气象学家、媒体从业者等等 。
从这个趋势看 , 健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应该从理念到人才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 ,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 引领全球健康治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