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科举的遗响:科举制终结110周年祭( 三 )


这里可再举一个例子 , 有一道策问题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首先考官声明说 , 你们这些考生都是从乡下来的 , 应该对地方状况很熟悉 , 那么 , 你们可知中国的保甲制度严格来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到现在为止实施的情况又怎么样?第二个问题与保甲实行的具体状态相关 , 那就是让你做一个保甲推行者的话 , 你应该怎么办?熟悉保甲史的人都知道 , 保甲实施的前提是必须按村和户的规模进行设计 , 但很多地方居民住得过于分散 , 有的住在山上 , 有的散住在谷底 , 有的渔民则长年住在船上 , 四处流动 , 面对这种种复杂的情况 , 怎么实行保甲?用现在的时髦话说就是 , 怎么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基层地方治理?
你看 , 这是多么精彩的一个问题 , 现在有几个学生能答得出来?弄不好拿到卷子都傻了 , 反正我当时答不出来 , 至少我得琢磨一阵 , 也不见得就一定答得好 。 这就是除八股文之外 , 科举考试的另一部分真实内容 。
到了近代 , 科举制实行改革 , 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两江总督刘坤一 , 向皇帝递上了《江楚会奏三疏》 , 主张更多地在科举考试中引进西方科学的内容 。 在具体的改革举措中 , 更是主张干脆把策论拿到第一场 , 《四书》《五经》挪到最后去 。 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翻翻张之洞的《书目答问》 , 这本书是给考生准备的基本阅读书目 , 里面列了两千多种书 , 甚至包括算学、地理学等与近现代科技相关的著作 。 这书目是作为国学基本常识编纂的 , 也可当作科举考试的基本辅助教材 。 我一翻就惊着了 , 自己一辈子哪里看得过来这么多书?能够金榜题名真是太不容易了!关键在于 , 它不光考你能背多少前人的语录 , 更迫使你自己独立思考许多实际问题 , 并努力加以解决 。
从科举制到代议制: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目前 , 许多学者特别喜欢把科举跟民主、宪政等西方制度勾连起来加以思考 。 当然 , 作为一种思辨尝试未尝不可 。 但我个人不同意将两者生拉硬拽地捆绑在一起 。 有人觉得西方的选举制不好 , 其实好还是不好 , 要看其运作的具体条件如何 。 在中国的历史脉络里 , 观察科举到底产生了怎样类似现代选举的功能 , 可以做一个有限而审慎的探讨 。
在科举制度下 , 中央政府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差异 , 有意识地进行名额分配 , 这有可能赋予科举拥有某种代议的形式及功能 , 为参政议政提供便利条件 。 文化发达地区的科举名额受到一定限制 , 不发达地区则得到一些必要的照顾 , 这不仅仅是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问题 , 更重要的是为人才的合理分布和流动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 。 不管多么偏远的农村地区 , 也一定会存在一个通过科举制认可的士绅阶层 , 他们是当地最有文化的人群 , 往往扮演地方代言人的角色 。 老百姓有什么话可以通过士绅向官方反映 , 士绅是老百姓与地方基层干部之间的中介 , 我认为这就是代议制 , 也就是所谓现代民主制度的中国化反映 。
所有的民主制度要正常运行 , 都必须采取一种符合民情的特定方式 , 士绅作为代表地方利益的阶层 , 或者部分作为百姓利益的代言人 , 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 当然 , 也不排除有掠夺百姓利益的劣绅存在 , 我只是从制度设计的内涵上加以分析 。 民国以来 , 士绅阶层逐步被消灭 , 乡村基层彻底空心化了 , 老百姓也缺少了向上表达意见的合适渠道 。
再进一步说 , 我觉得不要把科举制看作是单一的制度 , 它的设计和运行 , 与皇权制度及官僚体系的构成密切相关 , 同时跟基层地方宗族的产生和培养也是一体共存的 。 这个一体化的系统通过上下不断循环、不断演变才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 。 “重建科举”的主张 , 是一种声音 , 但目前并不具备重建的条件 。
首先 , 皇权体系早已不存在了 。 其次 , 传统官僚体制也随着皇帝的消失发生了很大改变 , 通过科举制形成的上下循环与筛选机制 , 是与传统官僚体制的存在互为表里 , 才得以正常运行的 。 还有一点 , 宗族制度也被废除了 , 没有宗族制度在基层做人材储备的依托 , 退休官员丧失了返归家乡服务的愿望 , 士绅阶层随之消失 , 没有绅士的支持 , 科举制在地方社会是很难推行的 。 所以 , 科举制度与皇权官僚体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与整个中国古代王朝制度的兴亡唇齿相依 , 很难单独抽离出来加以分析 , 或者以之为依据 , 直接服务于当下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