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科举的遗响:科举制终结110周年祭( 二 )
科举制的最大优势是合理配置人才
在具体论述科举制的试题结构之前 , 我想先谈谈科举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特点 。 我们不能把科举制仅仅看成是一个狭隘的考试系统 , 而应该把它看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础 。 这个基础的特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科举制表现出的第一个特点 , 是对知识群体身份的合理分类 。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科举考试是一次选拔官僚人才的过程 , 你要想当官就必须通过考试 , 考试过关之后就可以当官 , 但这个官不是随便当的 , 必须通过特定的选拔程序 , 再分别安排在适宜的位置 。 例如 , 考中进士的可以进翰林院 , 有机会当上宫廷里面的大臣;考中举人 , 虽然进不了中央一级的机构 , 但可以当县官 , 也就是现在所谓中层干部;只考中秀才 , 县官当不上 , 那就在乡村里面当教书先生 , 当一名乡绅 。 这个选拔和安排人才的机制非常棒 , 为什么?因为它基本会严格按照你考试时显露出的才能 , 分别配置在上、中、下三个层次 , 各司其职 , 各得其位 , 各有所值 , 形成一种虽不是绝对均匀 , 却相对合理的分布状况 。 大家一定要记住 , 无论中西古今 , 从来就没有一个制度是绝对完善的 , 所以才有人说 , 民主制度也是政治制度里面相对不坏的制度 , 科举制度也一样 , 大家千万不要把它理想化 。
第二个特点是 , 这套人才分配的制度是上下循环流动的 , 不是固定在某个位置始终不变 , 这是它跟贵族等级制度最不一样的地方 。 一个普通人只要不懈地努力考试 , 就有可能进入官僚行列 。 相对应的是 , 中了举当了大官 , 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在城里生活 , 退休之后还得返乡服务 。 为什么太平天国鼎盛一时 , 却最后败在曾国藩的手里?就因为曾国藩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 , 当上了内阁学士这样的中央高官之后 , 还是要守母丧返乡 , 太平天国之乱时他正好在老家当乡绅 , 要不是靠曾国藩这个京城回来的乡绅组织团练拼命抵抗太平军 , 大清那时候早就完蛋了 , 肯定扛不到宣统三年 。 所以 , 科举制不是封闭的 , 而是开放的、流动的 。 当初你只是个秀才也没关系 , 就看你的真本事 , 哪怕考三十年你也可能最后当上一个大官 , 当然一辈子考不上的事同样经常发生 。
既然科举制的最大优势是尽量均匀地把人才合理布局在社会各个阶层 , 同时上下循环更替流动 , 它就为中国基层的乡村政权建设 , 奠定了很好的文化基础 。 不管你当过多大的官 , 都有回归祖宗故里的情结 , 退休后大多选择返老还乡 , 为地方社会和文化事业做贡献 。 当代官员肯定做不到这点 , 为什么?因为没有制度保障把人才留在基层 。
现在乡下年轻人一旦考上大学 , 全打算留在城里 , 有几个肯回乡服务的?即使城里的大学毕业生愿意下乡 , 那都是去当村官干个一年半载 , 给自己的公务员履历镀上点儿金 , 终极目标还是回城里谋职 。 但科举制度之下 , 秀才就能终生扎根乡下 , 今天的中国还有这样的“秀才”吗?肯定少之又少!他们不是靠道德感召 , 不是靠纪委监察 , 而是靠制度运行的保证 , 秀才升不上去 , 他只能待在乡下 , 却因有文化修养 , 能够在基层获得较高的地位 , 可以安心服务乡里 。
科举制与高考的比较
前文已提到 , 我们对科举制的最大误解 , 就是把它等同于八股文 。 八股文确实可以看作是科举制度的一个核心部分 , 因为第一场就要考《四书》《五经》 , 你必须把经书内容背得很熟 , 还要作试帖诗 , 诗也定好了韵律和主题 , 非常刻板 。 但是有一点 , 八股文训练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经典修养是有好处的 。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学知识那么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记诵的程度不够 。
与此相关的是 , 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科举考试另外几场的重要性 , 第二、三场有诰、有表、有判、有策问 。 什么叫诰?就是模仿皇帝的语气发布文书 , 这个诰非常难写 , 你怎么站在皇帝的立场看整个政治的变化?就像今天让你模仿中央领导的语气写一份报告 , 要写得好确实不容易 。 什么叫表?是指臣民向皇帝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书 , 要写得透彻得体 , 有相当的难度 。 判是考验考生的断案能力 , 现在高考有这种卷子吗?即使有你也未必能答得好 。 最重要的是策问 , 什么是策问?那是考验应试者对实际事务的处理能力 。 考官提出的问题往往涵盖实际行政事务的方方面面 , 诸如吏治、仓储、水利、缉盗、钱币、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 考官会假设 , 如果你当一个县官 , 或者当一个基层地区的领导 , 你必须根据整个地区的现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 , 相当于如今的中层干部提交一份施政报告 , 我想 , 按现在一般高中学生的训练 , 绝对答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