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瑜】不走寻常路的角儿,“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

为什么是王珮瑜带来了第一档京剧脱口秀?
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 , 她说——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 , 一种是喜欢京剧的 , 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 。 ”
1有天赋15岁替梅兰芳之女“救场”王珮瑜 , 上海京剧院余派老生 ,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院校培养的第一个女老生 , 粉丝叫她“瑜老板” , 粉丝自称“多宝鱼” 。
在京剧界王珮瑜属于天赋型选手 。
身为苏州人的她 , 从小学的是评弹 , 9岁就以一曲《木兰辞》获得苏州评弹艺术节一等奖 , 并代表江浙闽三省赴北京参加故事大赛 。
【王佩瑜】不走寻常路的角儿,“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
文章图片

11岁 , 被喜爱京剧的舅舅带进了京剧行 , 学的是老旦;13岁就一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五一杯”老旦奖;14岁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专攻老生行当 , 师从王思及老师 。
虽然入行晚 , 但王珮瑜成长得快 。 15岁那年 , 演员程之为纪念父亲、京剧名票程君谋 , 邀来梅葆玥、梅葆玖、尚长荣等京剧名家同台演出 。 但演出前, 梅葆玥突然失声无法演出 , 偶然听过王珮瑜演唱《文昭关》的程之叫她来“救场” 。
【王佩瑜】不走寻常路的角儿,“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
文章图片

演出前 , 梅葆玖看见王珮瑜就越看越喜欢 , 看她的额头、鼻子、人中……越看越觉得是块唱京剧的好料 。 演出结束后 , 梅葆玖更是喜欢得紧了 , “你怎么唱得这么好?”这样一来 , 借着玖爷的口 , 北京戏曲行里也都知道上海戏校有个叫王珮瑜的孩子唱得特别好 , 很像孟小冬 。
如今的谭派掌门人谭元寿1947年曾经在现场看过孟小冬告别演出《搜孤救孤》 。 17岁的王珮瑜进京演出时 , 谭元寿看了她的《文昭关》 , 直呼:“这不是一个活脱脱的孟小冬吗?”随即提出 , 要陪这个孩子演戏 。 他选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 王珮瑜演前两折 , 自己“蹲底”演《斩马谡》 。
【王佩瑜】不走寻常路的角儿,“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
文章图片

梅、谭都是梨园名门 , 但却不遗余力地提携一位没有任何背景的晚生后辈 , 可见王珮瑜在他们眼里是多么难得的一棵好苗子 , 有了前辈的加持 , “小冬皇”的叫法自然就叫开了 。
后来 , 她为电影《梅兰芳》中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配唱段 , 而梅葆玖为黎明饰演的梅兰芳配唱 , 也算是让王珮瑜和孟小冬之间建立起一种奇妙的连接 。
2不安分不走寻常路的角儿多少年后 , 王珮瑜向前辈们证明了自己不负所托 , 成长为他们期望中的好演员 , 成为名副其实的角儿 。
按理说 , 角儿把戏唱好了就是根本 。 但刚进上海京剧院一年多 , 25岁就当上副团长的王珮瑜却不走寻常路 。 26岁跳出体制 , 创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 , 以实现演剧理想 。 以前的名角儿挑班唱戏的确自在 , 但身上的担子也重 , 可顺风顺水的王珮瑜哪看得到自在背后的不自在 , 直到生活告诉了她这一切 。
一年多后 , 在社会上屡屡碰壁的她 , 重回京剧院 。
但她也并没有规规矩矩的只是唱戏 , 而是接过剧院京剧普及的工作 , 开始寻找那些“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 随后还推出了“瑜乐京剧课” 。
在传统意识浓厚的梨园行 , 王珮瑜显得有些另类 , 听过她的讲座你会奇怪她怎么一点不像唱京剧的 , 她讲的深入浅出 , 一定不会简单直给 , 她总是风趣幽默体贴细致 , 讲道理一定讲得你心服口服 。 对于京剧很多人不感冒 , 可以说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听过王珮瑜讲京剧 。
做京剧的推广、普及时 , 她依然“不安分” 。 说京剧的音乐时 , 她会说:

其实 , 京剧板式中有许多和现代音乐相似的元素 , 比如流水很像说唱R&B , 散板、摇板类似爵士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