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轩#长孙观音婢——唐朝一代贤后( 二 )


长孙氏没有退缩 , 坚定的站在丈夫身后 , 给予丈夫毫无保留的支持 。 在李世民决定带兵在玄武门设伏时 , 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的长孙氏第一同丈夫站在一起 。 和丈夫一起从容的激励将士 , 亲自给将士们分发盔甲 , 将士们都很感激秦王妃的鼓励 , 顿时气势大涨 , 更加的无所畏惧 。 长孙氏的生死相随 , 让李世民铭感于心 。 这次设伏以秦王胜利落下帷幕 , 此次事件史称玄武门之变 。
李世民登基为帝后十三天 , 不惧辽兵压境的威胁 , 力排众议 , 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
3、唐太宗背后的女人
自成婚以来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感情一直都十分要好 , 连带着对长孙皇后的家族也比对别的族亲多了几分恩宠 。 从唐太宗视长孙无忌为心腹 , 准许他可以随意出入皇宫 , 就不难看出 。 对长孙无忌的态度 , 朝臣更是一时无人能比 。 长孙皇后几次阻拦了唐太宗想要给长孙无忌继续升职加薪的心思 。 长孙皇后觉得自己贵为皇后 , 恩宠已经够多了 , 不愿意自己家族的子弟遍布朝廷 , 一是怕人多说闲话 , 二是人心隔肚皮 , 怕家族真的有人恃宠而骄 。 唐太宗认为长孙无忌的才能能担大任 , 就算长孙皇后再三阻挠 , 都没有听从意见 。 长孙皇后见无法说服丈夫 , 便私下劝说哥哥 , 让其辞职让位 。
据《旧唐书·长孙皇后》记载 , 长孙皇后在去世时都在叮嘱唐太宗不能犯前朝同意的过错对外戚过分专宠 。 长孙皇后对于家族的看法再联系日后发生的事 , 足以见得她非凡的远见和智慧 。
长孙皇后对丈夫的事业一直都是全力支持的 , 她从不主动干涉朝政 , 唐太宗有时候会询问她朝政意见 , 她都是避而不谈或是沉默不语 , 被问急也只会用"牝鸡之晨 , 惟家之索"为由拒绝干涉朝政 。
唐太宗常年征战 , 脾气难免暴躁 , 长孙皇后深知他的脾气 , 经常能在他发脾气之前 , 熄灭他的火气 。 长孙皇后知道丈夫的为君不易 , 而且没有什么人能什么事都能做到十全十美 , 所以长孙皇后经常劝说唐太宗要善纳良言 。
在唐太宗做错事时 , 她从不是直言劝解 , 而是从身边的小事或者是两人曾经的经历劝说 , 让唐太宗能明白事理 。 由此可见赞成帝治这件事 , 长孙皇后做的非常出色 。
#历史语轩#长孙观音婢——唐朝一代贤后
文章图片
4、中年逝世 , 恩爱夫妻阴阳两隔
长孙皇后于贞观十年去世 , 葬于昭陵 。 长孙皇后出殡昭陵时 , 唐太宗还亲自写了碑文 。 由于太过思念长孙皇后 , 唐太宗还特意在宫中建起了层观 , 终日眺望爱妻的陵墓 , 甚至还让大臣陪同悼念 。 虽然最后观台因为朝臣的谏言而拆掉 , 但是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思念之情却丝毫未减 。 在《答魏徵手诏》有记载 , 唐太宗在一次回诏中 , 公然向大臣倾诉自己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 , 心虑恍惚 , 食不下咽 , 彻夜难眠的悲苦情境 。
#历史语轩#长孙观音婢——唐朝一代贤后
文章图片
长孙皇后逝世后 , 她的次子李泰在洛阳大兴土木 , 于龙门山开凿佛窟 , 意为长孙皇后追福 。 李治也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建造了一座宏伟富丽的寺院 , 起名大慈恩寺以此来纪念长孙皇后 。
#历史语轩#长孙观音婢——唐朝一代贤后
文章图片
#历史语轩#长孙观音婢——唐朝一代贤后
文章图片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少年结发 , 一路互相扶持 , 走过了二十三年 。 于情 , 她与唐太宗伉俪情深 , 死后同穴;于政 , 相辅相成 , 贞观之治的出现她助益良多 。 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 , 有《通典》点评:文德皇后厚德载物 , 凝辉丽天 。
文献:《旧唐书》、《旧唐书·隐太子传》、《答魏徵手诏》、《通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