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晟府小书僮」栏杆前是风景,栏杆后是现实:漫谈诗词中的“凭栏”


诗词中有许多“凭栏”(或“倚栏”)的描述 , 栏杆也成为了诗词中一种独特的意象 。 为何诗人们如此钟情于凭栏呢?凭栏对于一个人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拟从情感发生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

「大晟府小书僮」栏杆前是风景,栏杆后是现实:漫谈诗词中的“凭栏”
本文插图

栏杆通常在高处 , 如高楼、高台之上 , 栏杆以外 , 是广阔辽远的空间 , 凭高眺远 , 所见之景物与平日大为不同 。 诗人的心是敏感的 , 触景生情 , 心情也会发生变化 。
栏杆就像一面墙 , 将那一刻的人生分成前后两部分 。 栏杆的前面 , 是风景;栏杆的后面 , 是现实 。 因为站在栏杆前 , 人面对的是空阔天地 , 脸上的悲伤表情 , 眼中的苦涩泪水 , 不会有人看到 。 你可以尽情放肆压抑已久的情绪 , 而不必担心自己的悲伤被别人看到 。
你的脸 , 面对的是天空大地 , 不是身后那个纷纷扰扰的俗世和充满各种烦恼的现实 , 可以暂时脱离身后的现实 , 让心灵稍稍得到安置 。 离开现实的干扰 , 人会更多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 感受内心的情绪 。 就像人下班之后 , 夜深人静之时 , 会想得更多 。
当你回过头 , 意味着你的眼前又将是那个现实的世界 。 每个人的目光在看着你的表情 , 听着你说的话 , 评论着你做的事 。 当你的心离开栏杆外那个空阔无人的天地 , 现实又回来了 。
“高台多悲风” , “高处不胜寒” , 登上栏杆高处 , 一霎间凉风瑟瑟 , 寒气侵肌 , 善感的诗人心底里的情绪一下子受到触动 , 凄怆之感油然而生 。
你会看到平时没有机会看到的风景:长风万里的秋色 , 千里莺啼的初春 , 残阳如血的黄昏 , 或者满天风露的月夜 。 壮阔的风景容易调动人的情绪 。
这些风景 , 用来疗伤 , 用来寄托 , 用来憧憬 , 用来思念 , 用来暂时安放心灵 。

「大晟府小书僮」栏杆前是风景,栏杆后是现实:漫谈诗词中的“凭栏”
本文插图

而性情不同的人 , 站在栏杆前 , 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
孤独者会觉得更孤独 , 因为习惯了平时生活工作的地方 , 人来人往 , 车水马龙 , 心里挤满了各种事 。 而现在站在高楼之上 , 栏杆之旁 , 天地忽然变得无比空阔、苍茫 , 相比之下 , 人是如此渺小 , 仿佛天地茫茫只剩下自己一人 , 世人皆离我远去一样 , 悲怆自伤的心情油然而生 。
栏杆前是辽廓天地 , 天上风云变幻 , 日月轮替 , 地上山川形胜 , 江河流逝 , 怀古者看到的是跨越时间长河的地域感和时空感 , 千年的历史掠过脑海 , 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 此时凭栏远眺 , 便生“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百涕下”的感慨 。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 倚栏远眺 , 见楚天千里清秋 , 江水一泻千里 , 流向遥远的天际 , 又见悲凉的落日 , 断鸿哀鸣 , 感时抚事 , 悲慨之情油然而生 , 写下“把吴钩看了 , 栏杆拍遍 , 无人会 , 登临意”的悲怆词句 。
壮志未酬的英雄 , 凭栏迎风 , 眼前所见 , 是国家民族的万里江山 。 他热爱这如画的江山 , 誓要将敌人的铁骑驱逐 , 挽救国家的命运 。 壮丽的山河 , 激荡着他心中的热血 , 于是有了英雄失路的悲愤心情 。
辛弃疾一生以收复北方为己任 , 可叹朝廷偏安 , 君臣歌舞升平 , 浑忘了靖康的亡国之耻 , 他空有一身文韬武略 , 始终不被朝廷用在抗金前线 , 还多次受到弹劾 , 闲置农村近二十年 , 一腔热血欲洒疆场 , 却无地可洒 。 他调官湖南 , 同僚于山亭摆酒相送 , 他倚栏举杯 , 写下:“休去倚危栏 , 斜阳正在 , 烟柳断肠处 。 ”

「大晟府小书僮」栏杆前是风景,栏杆后是现实:漫谈诗词中的“凭栏”
本文插图

如果天地间正狂风暴雨 , 正如世间无数的战乱动荡 , 壮志未酬的岳武穆写下“怒发冲冠 , 凭栏处 , 潇潇雨歇”的悲愤词句 。 岳武穆一生为驱逐金人而驰骋沙场 , 他宁愿马革裹尸 , 战死沙场 , 死而无悔 , 不料最后竟死于自己忠心耿耿、矢志效命的皇帝之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