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明最后为何投靠宿敌缅甸?

明清之际的南明永历朝廷 , 从建立伊始就处于不断的播迁之中 , 从广东转移到广西、贵州、云南 , 最后流亡到缅甸 。 这一皇帝流亡国外的事件 , 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 永历朝廷为何要选择这样的西迁流亡路线?只有放在全球史的背景下 , 才能得出合理的答案 。 用新的眼光来看问题 , 从“小问题”可以看到“大历史” 。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1623—1662年)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 , 桂王朱常瀛之子 。 崇祯年间受封为永明王 , 1646年受明朝大臣丁楚魁、吕大器、陈子壮等人拥戴为监国 , 接着称帝于广东肇庆 , 年号永历 。 他在位15年 , 辗转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各地 , 最后逃入缅甸 , 为吴三桂索回 , 绞杀于昆明 。 在中国古代 , 皇帝流亡被称为“巡狩” , 因此永历帝及其小朝廷向西流亡 , 也就是“永历西狩”了 。
在中国历史上 , 皇帝“巡狩”之事屡见不鲜 。 不过像永历帝这样 , 从广东一路“西狩”到了国外的事件 , 在中国历史上却是绝无仅有 。 这个空前绝后的历史事件 , 很值得我们注意 。
云南■南明最后为何投靠宿敌缅甸?
文章图片

一、“西狩”:永历朝廷的唯一选择吗?
因为无法抵御清军 , 永历朝廷只能不断播迁 。 但是除了“西狩”之外 , 永历朝廷还有其他的选项 。
首先 , 永历朝廷可以东迁 , 投靠控制台海地区的郑氏集团 。
经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经营 , 到了永历时期 , 郑氏集团成为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 在明亡之后成为东亚世界唯一能够对清朝构成重大威胁的力量 。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南明永历十二年) , 郑成功率17万大军与浙东张煌言部会师 , 大举北伐 。 大军进入长江之前 , 于洋山海域遭遇飓风 , 损失惨重 , 只得退回厦门 。 次年郑成功再次率大军北伐 , 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 , 势如破竹 , 包围南京 , 一时江南震动 。 后因郑成功轻敌 , 遭到清军突袭 , 大败后撤 , 试图攻取崇明作为再次进入长江的阵地 , 但久攻不克 , 只好全军退回厦门 。 随后收复台湾 , 作为抗清的根据地 。 郑氏集团在明亡后能够抗衡清朝达二三十年之久 , 可见其实力之强 。
郑成功及其子孙始终支持永历朝廷 。 1649年(清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 , 郑成功宣布奉永历年号为正朔 , 永历帝随即册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 , 其子孙也一直保持着这个头衔 。 郑氏集团在控制地区铸造和使用“永历通宝” , 表示对永历朝廷的承认 。
对于永历朝廷来说 , 东迁台海不仅路途近 , 而且比较安全 。 永历初期 , 广东在李成栋的控制之下 。 李成栋本是李自成部下 , 降清之后 , 官至广东提督 。 他后来反清 , 归顺永历帝政权 , 在肇庆修治宫殿 , 重建官署 , 修复城防 , 填充仪卫 , 使得“朝廷始有章纪” 。 1648年11月 , 永历帝驾临肇庆 , 托庇于李成栋的武力保护 。 如果李成栋无法抵御清军 , 那么由广东东渡到台湾也很方便 。 1651年(南明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 , 清军大举南下 , 形势紧急 。 永历帝召群臣商议 , 即有人主张到李成栋义子李元胤那里去 , 李元胤也上书奏请出海 。 此外也有人主张渡海依靠郑成功 , 或者主张进入安南避难 。
因此 , 对于永历朝廷来说 , 流亡到台海 , 投靠郑氏集团 , 在郑氏集团的武力庇护之下生存 , 应当说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
云南■南明最后为何投靠宿敌缅甸?
文章图片

其次 , 永历朝廷也可以南迁 , 从广西流亡到安南或者暹罗 。
安南和明朝的关系颇为复杂 , 但是总体而言 , 还是好的时候居多 。 永历朝廷建立后 , 安南使臣阮仁政前来广西 , 拜见新即位的永历帝 。 永历帝遣翰林潘琦与安南使臣同行 , 前往安南册封后黎朝的太上皇为安南国王 。 永历元年(1647年)五月潘琦至镇南关 , 后黎朝派礼部尚书阮宜、户部侍郎阮寿春等接至升龙(今河内) , 行颁封礼 。 永历四年(1650年)十一月 , 清兵陷广州 , 永历帝自肇庆逃至南宁 。 永历五年(1651年)二月 , 永历帝从南宁遣使敕谕后黎朝 , 令其资矢、象、粮、铳 , 以助恢剿 。 该年十月 , 永历使臣再至册封后黎实权派郑氏清王为安南副国王 。 到了年末 , 清兵逼近南宁 , 就有大臣议去安南 。 随着清朝控制中国大局已定 , 安南各政权态度逐步转变 。 但安南高平一带的莫氏政权仍与南明保持密切关系 。 永历十二年南明光泽王朱俨铁、总兵杨祥等逃入高平地界 , 与莫氏盟誓共同抗清 。 同时南明德阳王朱至睿与太监黄应麟等也居于高平 , 并与莫氏盟誓共同抗清 。 永历十三年(1659年) , 清兵逼近昆明 , 孙可望拟派人把永历朝廷迁移到云南广南府 。 但因清兵逼近广南府 , 路不靖 , 遂断此议 。 永历帝出逃后 , 李定国南退撤至中、老、越边境 , 后盘桓于安南境界 。 如果永历朝廷要去安南 , 可以依仗李定国的帮助 。 由此可见 , 安南确实是选项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