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寿】毛泽东的最后一个生日 长寿面竟然全碎在锅中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 。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 , 他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 , 过法并无特别之处 。 因为 , 他的父辈是农民 , 家境并不富裕 。
1910年秋 , 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 , 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 , 无论是长沙求学 , 故乡建党 , 穗沪生涯;还是秋收起义 , 井冈战斗 , 苏区创建 , 以及长征壮举 , 他忙于发动民众 , 领导武装斗争 , 把生死都置之度外 , 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 。 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 , 都不过生日 。
延安时期 , 毛泽东为许多人祝过寿 , 但拒绝别人为他做寿 。 新中国成立后 , 人民翻身得解放 , 人们想为毛泽东祝寿 , 但他坚持说:“不做寿 。 做寿不会使人长寿 。 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 。 ”
毛泽东步入老年以后 , 开始注意起自己的生日 , 但从不接受别人的宴请 。 他有时在12月26日这一天 , 邀请一些人聚一聚 。 餐桌上没有“福如东海 , 寿比南山”的套话 , 更没有寿星端坐 , 接受别人祝寿之类的旧俗 。 只摆几个简单的菜和一些红白酒 , 与人聊一聊 。 这种寿辰小聚往往像开会 , 充满了政治内容和时代特色 。 毛泽东的“生日” , 时过时不过 , 过法各不同 , 一切由他自己决定 , 既有趣又耐人寻味 。
文章图片
毛泽东和钱学森在宴会上
五十岁生日:拒绝做寿
1943年12月26日 , 是毛泽东50岁生日 。 按照中国的习俗 , 50岁是大寿 , 理应好好庆贺一番 。 于是党内一些同志提议为他做寿 , 同时宣传毛泽东思想 。 这年的4月间 ,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致信毛泽东 , 报告了这一计划 。 这是毛泽东1910年离开故乡以来 , 第一次遇到“生日问题” 。
此前 , 延安一些同志已开始着手准备 。 任弼时郑重嘱咐毛泽东的好友、诗人萧三:写一本毛泽东传 , 以庆祝他的五十大寿 。 毛的秘书胡乔木也极力赞成此事 , 为使萧三集中精力写成这本书 , 免除了他的一些会议活动 , 力争12月下旬写成 。 为此 , 萧三访问了延安的许多老同志 , 搜集了大量素材 。 更为难得的是毛泽东在与他聊天时 , 也零星地谈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 。 根据这些材料和萧三自己做学生时与毛泽东的接触 , 准备写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 , 公开发表 。
毛泽东看了凯丰的信 , 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共产党的领导人不能做这类事 , 何况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 。 经过认真考虑 , 他在4月22日给凯丰回函说:“生日决定不做 。 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 。 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 , 时机也不好 。 ”
文章图片
在这封信中 , 针对凯丰所言“宣传毛泽东思想”问题 , 他说:“我的思想(马列) , 自觉没有成熟 , 还是学习时候 , 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 , 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 , 因我的体系尚没有成熟 。 ”这番话 , 表达了毛泽东对自己思想理论的冷静评价和高标准要求 。
既然毛泽东对做寿之事明确拒绝 , 所以到了12月26日 , 延安各界都没有什么祝寿之类的举动 。 萧三为毛泽东作传的计划也就放缓 , 他那篇长文延至1944年7月初才在《解放日报》上刊出 , 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 毛泽东看了 , 几次传话给萧三 , 让其停止写他个人 , 后来还当面劝萧三多写群众 。 萧三争辩说:“我这是自己补课 , 并且写你和写党的斗争是不可分的 , 这有重大教育意义……”
推荐阅读
- 周恩来@周恩来的最后十年:常被性格多变的江青纠缠
- 「林彪」毛泽东原拟林彪带兵 揭秘林彪拒绝赴朝原因
- 『陈赓』毛泽东谈搞原子弹作用:没有它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 毛泽东■毛泽东立刘少奇做接班人为何又扳倒
- 『毛泽东』万没想到,毛主席心中神秘的二号接班人竟是他
- 『孙中山』她是孙中山的妻子,15岁成婚,后与女儿一起被遗弃,最后嫁给和尚
- @孙中山已逝去95年,临终前立下3份遗嘱,为世人留下最后一句话
- #萧劲光#毛泽东终身信任的大将:你在 这个职位就绝不换人
- 华国锋@毛泽东为什么不选周恩来做接班人?
- 【婉容】历史最后一位皇后,被亲哥卖给日军,曾靠鸦片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