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全球粮食供应链部分切断,中国大豆进口有限承压


财经杂志:全球粮食供应链部分切断,中国大豆进口有限承压
本文插图

文|《财经》采访人员 降蕴彰
编辑|王延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级 , 越南、泰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农业大国纷纷宣布暂停粮食出口 。 疫情冲击下全球粮食供应链异动对中国粮食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民众吃饭问题是否会受到波及?综合各方面情况看 , 中国部分粮食进口虽有短暂压力 , 但总体风险尚在可控范围内 。
多年来 ,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排在首位的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 也就是确保小麦和大米的自给自足 。 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 达到66384万吨 , 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 , 同比增长0.9% 。 而当年中国进口大米348万吨、进口小麦254万吨 , 分别仅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 。
中国农业农村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提示《财经》采访人员 , 中国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的优质小麦和优质水稻 , 主要是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 起到品种的调剂作用 。 与此同时 , 中国还出口一定数量的小麦和水稻 , 比如 , 2019年中国出口274万吨大米、出口31.3万吨小麦 。 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保持了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的面积和产量的总体稳定 , 守住了民众口粮安全的底线 。
近几年 , 中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吨-1.3亿吨 , 主要是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等 , 其中进口大豆占比高达80%左右 。 目前 , 巴西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 2019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5767万吨(比2018年的6610万吨减少12.8%) , 约占当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的67% 。
【财经杂志:全球粮食供应链部分切断,中国大豆进口有限承压】目前 , 巴西大豆收获时节已进入收尾阶段 。 根据巴西大豆生产者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 , 预计巴西今年大豆收成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21亿吨 , 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 。
前述中国农业农村部官员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在大豆丰收年之际 , 巴西有意扩大在中国大豆市场的份额 , 这无疑会对下一步中国进口大豆的价格起到稳定作用 。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院长焦善伟、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等业内人士一致认为 , 疫情之下 ,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在非洲 。 一旦疫情在非洲的许多国家大规模蔓延 , 必定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
中国口粮自给自足
粮食库存与消费比是衡量粮食安全水平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 。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库存与消费比低于 17% , 就可能出现粮食短缺状态 , 低于14%则为粮食安全紧急状态 。
中国粮食生产连续16年保持丰产丰收 , 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 。 在粮食储备方面 , 现行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两套粮食储备系统 , 起到了粮食"蓄水池"的作用:当粮食生产过剩的时候 , 国家为了保障农民生产积极性 , 通过调整最低购买价标准 , 购买这些粮食存入粮库 , 相当于水库蓄水;而当粮食紧缺的时候(如干旱、饥荒) , 粮库内的粮食开始进入市场 , 相当于水库放水 。 这样既可以满足粮食市场需求 , 又能起到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的作用 。 据焦善伟介绍 , 目前中国粮食储备充足 , 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 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40% , 远高于17%的国际警戒水平 。
中国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4月2日解读中国粮食进口结构时也表示,中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等饲料粮为主,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去年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 。
具体到大米、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 , 现在中国年均消费量约为2亿多吨 , 而2019年全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 , 目前中国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 稻谷和小麦两大主粮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