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40年奥运会:日本“帝国迷梦”的破碎( 二 )


国家博弈:东京取得主办权之路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于1936年来到了柏林 ,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 原本应该在这座城市举办的1916年奥运会最终被迫取消 。 希特勒上台之后 , 自然不能放弃利用这一机会向世界展现德国的强大 。 不仅柏林宏伟庄严的体育场震惊了世界 , 赛会期间持续燃烧的圣火及其传递仪式也是首次出现 , 奥运会被包装成了神圣的仪式 。 每个人都知道 , 是纳粹党的掌权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借助奥运会这一举世瞩目的机会 , 德国展示出了从一战后《凡尔赛条约》规定的一系列制裁的萧条景象中重新振兴的速度 , 这届史无前例的盛会自然成了为纳粹理论正确性以及法西斯意识形态代言的名片 。 奥运会带来的空前影响力正是准备申办1940年奥运会的日本所乐意见到的 , 因为它也有需要传递给国际社会的重要信息 。
『日本』1940年奥运会:日本“帝国迷梦”的破碎
文章图片

被迫代表日本参加柏林奥运会的朝鲜选手孙基祯 , 他获取了马拉松项目的金牌
1940年对于日本来说 , 是一个被强行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份 。 根据日本最早的正史--公元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记载 , 日本的第一位"大王"(即后来的"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之子 , 于公元前660年建立了大和国 , 这被认为是天皇"万世一系"的开端 。 从史实角度 , 这个传说的真伪因为年代过于久远 , 难以考证 , 但却被当成无可争议的事实写入了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中 , 明确了天皇的神性以及日本作为神国的特殊"国体" , 以及大和民族的同质性(强行忽略了被殖民的北海道、冲绳 , 以及后来的朝鲜半岛民众;身份认同在当今的日本也仍然存在遗留问题) 。
因此 , 1940年恰逢日本"建国"2600周年 , 通过把传说当作历史进行追溯与纪念 , 本来是牵强附会的国家意识形态基础便能得以稳固 。 当然彼时申办奥运会的日本体育与政界人士未必有此意识 , 他们成长于把上述理论作为常识灌输的教育体系之中 , 或多或少会真心认同"国体论"的说法 。 对于他们来说 , 成功举办1940年奥运会意味着东京可以展示其经历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后 , 再度成为世界大都市的姿态 。 东京的城市形象势必与日本的国家形象挂钩 , 奥运会对于日本是将"真正的"(即官方认同并灌输给国民的)国家形象展示给西方的契机 , 借此改善1933年退出国联给日本在国际社会上带来的负面形象 。
基于上述因素 , 以及"展示日本世界级的体育水平 , 激励国民体育事业"的理由 , 1931年6月28日 , 东京市议会通过了关于申办奥运会的决议 。 原本认为申奥时机尚未成熟的嘉纳治五郎和时任大日本体育协会主席岸清一不得不做出了妥协 , 开始筹办申奥事宜 , 并于1932年正式提交了申请 。 在所有其他申办城市中 , 最有竞争力的是意大利首都罗马 , 此时正值墨索里尼执政时期 , 意大利准备采取与纳粹德国相似的方式 , 通过承办一届宏大的奥运会为自己的政权背书 。 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个坏消息 , 因为他们清楚东京和罗马相比并无胜算 , 毕竟奥运会还从未在欧美以外的国家举办过 , 让自恃上等人的白人舟车劳顿来到远东的日本实在不甚现实 。 加上日本在西方人的印象中仍然落后 , 其能够接待大量外国游客的能力也不足 , 否则日本体协也不至于在一开始提出反对意见 。
因此 , 嘉纳治五郎在1933年11月提出了一个有些异想天开的方案--他希望同墨索里尼交涉让罗马退出申办 , 将奥运会让给日本 。 在两位国际奥委会成员--副岛道正伯爵和日本驻意大使杉村阳太郎(此君曾任国联事务次长直至日本退出)的交涉下 , 墨索里尼同意了 。 似乎是作为交换 , 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于1935年爆发时 , 日本公开表示了对意大利的支持 。 但是 , 日意两国的交涉破坏了国际奥委会的"体育与政治无关"这一本就难以成立的信条 , 这引发了国际奥组委极大的不满 , 时任奥委会主席亨利·德·巴耶-拉图尔(Henri de Baillet-Latour)公开批判了这种政治交涉 , 1935年的奥斯陆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也没能就主办城市达成一致 。 但是 , 国际奥委会实际上本身就具有一定政治性质 , 在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的20世纪 , 随着世界各国在列强的干预下分裂、独立、瓦解与消失 , 奥委会不得不面临是否承认诸如伪满洲国为正式成员这类本来就带有政治性质的问题 。 另外 , 奥运会的举办离不开城市甚至国家政府的支持 , 还有邀请主办国国家元首致开幕词的仪式 , 都让国家意志与形象得到了高度表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