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乌托邦的养成计划实际版吗

共同信仰的人之间的确会形成一个小型乌托邦。例如处女遇见处男。但可惜,现实复杂,除非教会之类的组织,更多时候人与人互不相识。只是再给复杂性加油添醋,离乌托邦什么的八杆子打不着。信仰对生活是否有积极意义,要看信仰的内容和行动方式。信仰某种意识形态、宗教、哲学、观点、生活方式,必然要舍弃另一些理论上或实际上对立的存在。取舍取舍,这是老道理了。只要限定在个人范围内的取舍,而不是强制别人取舍、『打倒敌人』之类的作风,那大多数信仰并无害处。很多时候信仰出了问题,在于当事人步子夸得太大,弄脏了别人地方,自己也扯着蛋——结果自己不爽,别人也不爽了。信仰的确是有同样功效的——限定人的A行为和感受,放大人的B行为和感受。有些信仰是可以自我保存的,有些则是自我毁灭;有些自我保存同时造福别人,有些自我毁灭造福别人;有些要借助掠夺他人来自我保存——这种往往导致被他人诛灭。良好的自我保存:信仰者心理、生理体验良好,没有负面生理和心理副作用。比如,我相信多运动节能环保多吃蔬菜少吃肉是更好的生活。良好的自我毁灭:老鹰,你别吃兔子了,要吃吃我吧——释迦摩尼如是说。恶劣的自我保存:哈哈哈哈,有钱才爽啊!其他都是屁啊!打钱杀人越货去!——最后杀人人杀。恶劣的自我毁灭:人肉炸弹炸死敌人。谢邀。就写这么多吧。
■网友的回复
信仰对生活的积极意义是更大的,我认为。前提是积极的信仰,让人生病不吃药或者所有不信的都得死那种邪教不算。积极的信仰往往劝人向善。人人行善当然会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或者,会以“报应”来规劝人不作恶。如果人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恶也会少掉很多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