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强势力#王与马,共天下:魏晋财税"仰仗"门阀,为何却背地偷偷薅光"羊毛"( 二 )


北魏还实行了“三长制”,也就是三家设邻长;六户设里长;七里设党长。他们在基层政权制度,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三长负责清查各家人口,而且必须如实向国家奏报。如果一人获罪,还有可能牵连至整个乡里。
2. 税收改革的主要原因
首先各种制度,都是为了维护政权统治所需的。东汉的建立,就是光武帝刘秀倚仗着自己皇室后裔的身份以及各豪强的扶持。正所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王公”。他们本身就具备一定势力,再加上匡扶汉室有功,自然势头正盛。
西晋时期,最为著名的便是门阀制度。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是指以王羲之和谢灵运为代表的两大家族。他们长期把持着晋朝的朝政,甚至一度架空司马氏。
 #豪强势力#王与马,共天下:魏晋财税"仰仗"门阀,为何却背地偷偷薅光"羊毛"
文章图片
王谢两家的世族势力,可以说是横亘了晋朝的整个发展周期。他们手下,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庄园。自衣冠南渡以后,门阀豪强的势力并未因此减弱而是逐步向南迁移。在他们手下收容了大量的平民“值人民罹难,多流落至兖州。流民多入王家”。
当时政权刚刚稳定,王家就获得了良田一千余顷。而给谢家的则是“世袭罔替宰相”的荣誉称号。而衣冠南渡,并未对世家大族造成很大的影响。许多没有跟随朝廷南迁之人,仍然得到了新朝廷的庇佑。
比如张显埔,他们整个家族数千余人占据了百余里的山川田地。可以农耕,可以渔猎也可以自己当地主,以收取佃租过活。南朝的孔家,构筑了绵延五十五里的大庄园。其中包括了五个鱼塘;七个果园;还有数不尽的良田和两座大山。
(三)、豪强势力的影响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地方势力并未随着政权的更迭而衰弱。他们自身拥有一定的实力,不论到哪个朝代都需要拉拢他们。尤其是政权未稳之时,可以利用他们的影响控制基层百姓。但他们控制着大量的资源,所以统治者必须通过税收来削弱其势力。所以税收政策,就是两方势力明争暗斗角逐的主要形式。
 #豪强势力#王与马,共天下:魏晋财税"仰仗"门阀,为何却背地偷偷薅光"羊毛"
文章图片
1. 王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氏,凭借着拥立之功完全的控制了朝政。所以王家,可以说是门阀势力的代表。在当时的情况是“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寒门难处贵子,便是由此而起。他们一度控制着国家的选官制度,并且还想往税收方面插手。
自曹魏时期,便开始明里暗里的对其进行打压。比如曹操颁布的《收租赋及抑兼并令》,他想以此来打压门阀家族的势力同时扩充税收。但结果可想而知,当时曹操还需要他们帮衬所以出现了《三国志》“曹氏于公卿以牛,各有所差。是后惮役,权贵之门,动辄百数”。
在西晋颁布的占田制中,在表面上承认了门阀贵族可以享有特权,免除赋税徭役。但是却为后来削弱豪强势力埋下伏笔。此举可以使得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田地,而豪强势力又不能再去侵占他人的土地。同时,他们对于表面有利的这个政策也说不出什么。
而后到了东晋“抢山占泽,强盗所为,赃一以上皆弃市”。虽然在一开始时,将土地分给了豪强们,但却并未明确规定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土地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当瓜果成熟时,皇室便可以下山摘桃,再将豪强们开发的山林收归国有。
2. 孝文帝改革
南方大刀阔斧的改革之际,北魏为了维持统治采取了先拉拢后打压的政策。“百室合户 , 千丁共籍;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当时正值战乱,许多百姓归入豪强门下建立了坞堡。
 #豪强势力#王与马,共天下:魏晋财税"仰仗"门阀,为何却背地偷偷薅光"羊毛"
文章图片
贵族出钱,百姓出力。大家既可以合理对抗官府,又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持发展。所以孝文帝才推行了三长制,让他们内部产生分裂。通过培育新势力的方式,让一部分人率先站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