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迎来春天的燕茶村

新华社南宁4月1日电 题:迎来春天的燕茶村
新华社采访人员王军伟、黄庆刚、麦凌寒
春风和煦,雨后的茶山绿意盎然,身着民族服饰的侗族妇女忙着采摘春茶 。村里,叮咚作响,多户村民正在起新房,亲戚邻居纷纷前来帮忙 。
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的燕茶村,是典型的高山侗寨,属于深度贫困村 。近年来,村里大力培育茶叶和油茶产业,侗族同胞日子越发红火,即将摆脱如大山般世代矗立于此的贫困,迎来生活的春天 。
茶和油
又是一年采摘季 。清晨,一碗油茶过后,贫困户粟丽背上茶篓,前往茶园,开始一天的忙碌 。粟丽家有2亩茶,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茶价格略有下降,但她每天采摘的茶青仍然能卖100多元 。
油茶以茶和山茶油为主要原料,深受侗族群众喜爱,一碗油茶往往是一天的开始 。过去餐前饭后的调味品,如今成为燕茶村脱贫致富的两大产业 。
燕茶村有茶叶约3500亩、油茶树5000亩 。“采摘一天的茶叶,当天的柴米油盐肉都不用愁了 。”村党支部书记吴明益说,通过种植茶叶和油茶,村民全年都有产业收入 。
燕茶村驻村第一书记彭海宾说,过去茶叶和油茶树种植不成规模、品种落后,扶贫工作队员驻村后,通过产业奖补引导村民扩大茶叶种植规模,改种优良品种的山茶树,并且帮助村民修通产业路 。“村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村里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精准识别时的60%多下降到去年底的4.45% 。”彭海宾说 。
眺望郁郁葱葱的茶山,吴明益感慨:“过去的‘柴山’变成了‘茶山’,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
房和居
木质吊脚楼是燕茶村传统民居,但是由于生活贫困,村里不少吊脚楼年久失修成了危楼,而且火灾隐患突出 。
得益于危旧房改造政策,从2018年起,燕茶村116户村民实施了危旧房改造,平均有约四分之一的村民搬进了新居 。最后10户符合政策的村民也在紧赶工期 。
2003年,一场大火烧毁贫困户吴明万及周边28户人家的房子 。当年,在政府和亲戚的帮扶下,他匆匆建成一栋简易木瓦房,一住就是十几年 。
“当时用的木材不够好,房子破旧 。我很早就想起新房,但是钱不够 。”吴明万说,今年他申请了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请亲戚帮忙建房 。
在贫困户吴仁春家门口的空地上,3名木匠正忙着打磨木制架构,为吴仁春加盖一层木房 。“现在家里只有两间砖瓦房,儿子今年20岁了,我想再加盖一层,给他娶媳妇用 。”吴仁春说,他获得近3万元危旧房改造补贴,缓解了一家人的经济压力 。
“驻村两年多来,我感到村里的路变宽了,环境优美了,但是最大的变化是很多贫困户住进了新房,实现了安居 。”彭海宾说 。
【「一天」迎来春天的燕茶村】歌与情
“饭养身,歌养心” 。越来越多实现安居乐业的燕茶村人开始用歌声咏叹美好生活 。
傍晚时分,贫困户杨美花结束一天忙碌,换上自己缝制的侗族服饰,加入村里的合唱队 。村部二层木楼上,十几位身穿民族服饰的侗族姑娘,围坐在火炉旁,一边打油茶,一边唱起侗族大歌和琵琶歌 。
“日子过好了,所以想唱歌 。采茶一天辛苦,晚上唱歌很放松 。”杨美花说,她家今年享受危房改造补贴和产业奖补,对脱贫很有信心 。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吴纯娟见证了村民精神生活变化,“过去村里没有人唱侗族大歌,如今成立的‘燕之声文艺队’已经发展到50多人 。”
吴明益说,过去村里穷,粮食只够吃半年,许多人外出务工,村里冷冷清清,现在村里越来越热闹 。
“为脱贫齐奋斗,同心协力建家乡,时代列车隆隆响,各行各业齐向上,脱贫攻坚结硕果,共同富裕奔小康 。”夜间,微风习习,一曲侗族大歌唱出村民的心声,他们知道,燕茶村的春天到了……
11岁的侗族姑娘吴葵花,弹起琵琶有模有样 。她说,以后走出大山,要把侗族大歌唱给更多的人听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