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这道关儿】反遭人陷害,史书对他记载却很少,张达家族为明朝守卫大同

前言
家乡人总是喜欢谈论明代大同总兵张达父子五人“两命元戎 , 三进提督”的事迹 。 在大同血染沙场 , 保家卫国 , 堪称一门忠烈 。 翻开地方史志 , 考其事略 , 则《渭南地区志》未曾录入 , 仅仅在古代的师以上军队人员中录入张达的儿子张世俊 。
在清朝乾隆十九年 , 梁善长所著的《白水县志》中提及张达 , 但也仅是200多字的记载 , 写道:
“(张达)好离营陷阵 , 所向有功 , 卒以此败 。 ”
从中可以看出 , 张达完全是一副“莽夫”形象 。 本文拟从明代兵制及总兵地位入手 , 借助其他地方史料 , 来还原“两命元戎 , 三进提督”这一庞大家族荣耀背后的故事 。
【历史这道关儿】反遭人陷害,史书对他记载却很少,张达家族为明朝守卫大同
文章图片
嘉靖皇帝照
张达家族的介绍
张达 , 号雪山 , 出生年月不详 , 大约生于明代正德年间 。 在《大同府志》和《大同县志》均误记为凉州人 , 《白水县志》中则记录他是龙山人 。 如今的龙山张姓人口众多 , 祠堂分为东、西两部分 , 更有一支迁至蒲城 , 现在也是枝繁叶茂 , 均以张达为祖先祭拜 , 故其为白水龙山人无疑 。
史料中对于张达的记录并不多 , 他的早期事略不详 , 仅知道他是“初为凉州卫兵士” 。 张达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典籍《明世宗实录》中嘉靖十七年三月的一次封赏记录:
“录永昌、庄浪等卫镇羌等堡斩获功 , 升赏官军张达、李锐等42人有差 。 ”
张达在42人中排在首位 , 应当是升职 。 到了嘉靖十九年六月 , 又获一次升职 ,
“升镇番守备指挥佥事张达为都指挥佥事 , 充延绥游击将军 。 ”
由此可证实前番升职为充任镇番守备 , 即守备镇番(今甘肃民勤)的武职官员 。
【历史这道关儿】反遭人陷害,史书对他记载却很少,张达家族为明朝守卫大同
文章图片
【【历史这道关儿】反遭人陷害,史书对他记载却很少,张达家族为明朝守卫大同】明军与蒙古军交战插图
俺答进犯 , 张达不敌 , 追责入狱
嘉靖二十年八月的时候 , 大明朝遭遇了“土木之变”后少有的一次边患 , 先是被蒙古的俺答阿布孩深入数百里杀掠 , 一时间百姓纷纷四处逃难 。 三天之后 , 吉囊又率军进犯山西 , 全城将士和百姓死伤人数多达五万余人 。
张达身为延绥游击将军 , 奉命率军奔赴山西消灭敌寇 , 却吃了败仗 。 最终张达被围困在岚县 , 经过顽强抵抗才得以冲出包围圈 。 战后明朝朝廷开始追究责任 , 念在张达身经数战 , 为朝廷立下无数赫赫战功的情面上 , 罪固可赎 , 功过相抵 , 并未追究他的责任 。
嘉靖二十一年二月 , 张达被升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山西 。 六月 , 蒙古俺答又大举入侵太原 , 大明朝的责任追究机制发挥了它一贯打击武职的作用 ,
“御虏入寇 , 地方失事 , 责在总兵 。 ”
张达作为山西总兵将领 , 先是被罚停止领取俸禄 , 戴罪血战以图后功 。 然后又在朝廷文官的谏言下等候负责纪功堪过的官员论处 , 随后被下旨由锦衣卫逮捕并移送镇抚司拷讯 , 将他打入天牢 。 兵部尚书毛伯温为张达求情 , 称他领兵有方 , 善待士兵 , 被锦衣卫逮捕的当日 , 手下众将士均哭天嚎地 , 如失慈母 , 不如让其戴罪立功 , 以观后效 , 然而并没有得到嘉靖皇帝的许可 。
【历史这道关儿】反遭人陷害,史书对他记载却很少,张达家族为明朝守卫大同
文章图片
朱元璋照
得到毛伯温的救助 , 张达戴罪立功 , 走向戎马生涯巅峰
到了嘉靖二十三年十月 , 边防压力持续上升 , 甚至连北京也受到威胁 , 京师全城戒严起来 。 毛伯温向皇帝献上御戎八策 , 其中之一是将在狱中的张达、李蓁材等将领释放 , 为朝廷抵抗敌寇 , 满朝文武大臣纷纷赞同 。
嘉靖二十四年六月 , 张达以“故总兵”的戴罪身份 , 继续领兵为大明效力 。 在《明世宗实录》中提到了两条有关这一时期的张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