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资本让你越来越绿( 二 )


价超黄金完全不是梦 。
【茶叶@资本让你越来越绿】虽然这个梦蠢的可以 , 但大家开心就好 。
2
拂去泡沫和营销套路 , 茶叶的真实价值到底怎么判断?
很简单 , 茶叶 , 本质上就是一种为大家提供咖啡因和维生素的农产品 。
从产业链往回追 , 茶叶行业的上游是种植 , 涉及茶农和产茶基地 , 主要承担种植和采摘新茶角色 。
但由于茶行业长期以来的粗放发展模式 , 上游体系一直没有构建成形 , 加之茶叶讲求精挑细选 , 摘茶机械化程度低 , 人力成本很重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18年的调研报告显示 , 全国采茶工均价为120~150元/天 , 并且还将继续推高 。
而五万个茶叶芽头才能制作成一斤茶 , 可想人力需求之大 。
可以说 , 茶叶的大部分成本都是人工成本 。
茶叶原材料本身 , 真的很便宜 , 贵的是人工 。
中游分为加工和流通两大环节 。
加工环节涉及生产商、深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和品牌厂商 , 茶从农产品进阶为消费品 , 市场和品牌一直是软肋 , 在所有快消品中发展最落后的一个品类 。
这么多年也才出了吴裕泰、竹叶青这些为数不多能被叫出名儿的地区性茶品牌 , 可见传统茶企的综合实力之弱 。
事实上 ,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的数据 , 得出结论是国内茶企以作坊式小企业为主 , 分散且规模较小有全产业链业务的大企业都屈指可数 , 更别说还去A股资本市场亮相 。
究其核心 , 其实还是业内人士的改变动力不足 , 主要是茶叶商人 。
注意 , 是茶商 , 不是茶农 。
毕竟能躺着赚钱的事情 , 没必要用力 。
对大多供应商而言 , 向一小撮土豪人士散卖高客单价的茶叶就足以活的很好 , 没有必要对原材料生产和加工进行改头换面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品牌化 , 也没有承担对应风险的理由 。
而也正是茶叶行业长年处于这种“有品类无品牌”的市场环境中 , 才为行业乱象提供了温床 , 尤其是助长了高端茶叶市场的鱼龙混杂和以次充好 。
流通环节关系到贸易企业、电商、线下商超、茶叶交易会、茶庄 , 不同的渠道有各自的溢价逻辑 , 但最终都会转嫁到下游消费者身上 。
捋完成本和加价环节 , 回归到茶叶本身的质量 。
从原料到干茶 , 算上采摘后 , 还要经过炒茶、烘茶、除杂等重重工序 , 最后四五斤嫩芽才能制成一斤干茶 。
业内有一种简单粗暴的区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茶叶的方法:
按山头高度 , 越高越好 。
高山茶产量比较少 , 主要是采摘环境比较恶劣 , 有的地方甚至连车都开不进 , 只能靠徒步 , 挨着一棵棵树的去找 。
如果不看营销 , 单纯只看产地和采摘难度的话 , 其实茶叶是有一套检测标准的 。
虽然口味因人而异 , 但是本身的成本是恒定的 。
物以稀为贵 , 颠扑不破 。
3
每年3-4月本是传统春茶的销售旺季 , 但今年不太行 , 大家都懂 。
像杭州 , 几百亩地的大茶园到了开采期却遭遇大量茶工返工困难 , 外地抵杭也还需隔离两周 。
以往外地茶工的薪酬为每天150-200元 , 目前已上涨了20%-30% , 本地茶工的要价也至少在每天200元以上 。
价格本身还好 , 最要命的是茶叶的采摘时间是很短的 , 要和时间赛跑 。
不然过了这段时间 , 大家一起喝苦水 。
在云南 , 也面临着小树茶时值成熟 , 却无人可采的尴尬局面 。
除了生产端 , 茶叶的销售端也在被影响 。
过去每年这个时候茶企都会大规模收购原料 , 但疫情所致 , 各地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尚未恢复 , 下游消费市场受损 , 销售回款压力增大 , 全年销售预期也相应降低 , 现金流 , 是企业的生命线 。
这时候想的早就不是赚多少 , 而是能不能生存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