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就业问题不简单是复工

孙立平:就业问题不简单是复工孙立平:就业问题不简单是复工
挖茶俱乐部主任 03-30 12:49 投诉阅读数:5400孙立平:就业问题不简单是复工​​情况严峻在什么地方?对于疫情中及疫情后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严峻性 , 我们至少要考虑到如下几点:第一 , 应届毕业生空前的就业压力今年 ,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 , 应当是历年中最多的一年 。 但当这些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的时候 , 面临的却是非常严峻的局面:过去若干年的经济低迷 , 尤其是私营企业所处的困境 , 使得新增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突如其来的疫情 , 更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包括一些大的公司 , 不裁员就不错了 , 哪有岗位留给新的求职者?尽管有关部门试图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方式来缓解这个问题 , 但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二 , 失业者沉重的还贷还债压力需要注意的是 , 现在这些失业者所面临的情况 , 与十几年前是很不一样的 。 那时 , 人们没有债务的压力 , 甚至 , 相当一些人都多多少少有点积蓄 。 即使是失业了 , 省吃俭用 , 也能应付一阵子 。 但现在 , 中国已经是一个家庭负债率高企的社会 。 有人认为 , 现在中国家庭债务收入与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100% , 相当于美国家庭债务收入的比率 。 这当中 , 有相当一部分是房贷 。 也就是说 , 很多失业者在失去收入的同时 , 还面临着还贷的巨大压力 。 如果出现断供的现象 , 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 , 小微企业处境艰难实际上 , 在过去的几年中 , 由于整个经济的不景气 , 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困境 , 就业的问题本来就已经越来越突出 。 在去年年底 , 疫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 , 不少民营企业的老板就和我说 , 过完春节 , 有的打工的人回来 , 可能公司都已经不存在了 。 而疫情的发生 , 无疑起到了一个雪上加霜的作用 。 河南省发改委对1348家中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 受疫情因素的影响 , 28.67%的企业综合成本增加50%以上 , 43.38%的企业预估疫情造成的损失将达到去年营业收入的50%以上 。这就是我们在就业问题上面对的严峻局面 。就业问题不简单是复工有人把疫情中的经济状态称之为按下暂停键 , 即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处于停顿的状态 。 因此 , 疫后的首要任务是复工、复产 , 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开始的时候 , 人们想得比较乐观 , 只要疫情基本过去 , 经济就会很快进入复苏的轨道 。 就连中金公司也发表了乐观的预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季度 。 一两个月后 , 经济活动将会逐步恢复 。 到3月底4月初 , 工业生产能够恢复到正常开工率的80%~90% , 而中国经济保6的目标基本不受影响 。 而现在的问题是 , 中国很多经济重镇复工率确实达到了80%~90% , 有的甚至达到了100% , 但是 , 订单尤其是国外的订单大幅度减少 。 因为这次疫情的发展 , 在世界上是不同步的 。 外部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 , 中国在封城 , 经济在停摆;现在中国复工了 , 欧美却开始封城了 。 于是 , 在我们的生产能力在迅速恢复的时候 , 外部的需求却大幅度减少 , 甚至原来的订单都在取消 。 有人估计 , 中国外贸企业在这场疫情冲击下 , 有可能倒掉30% , 这也就意味着将有数千万人因此而失业 。说疫后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复工那么简单 , 还要考虑两个因素 。第一 , 与2003年的非典相比 , 这次疫情发生时 , 中国所处的经济周期不一样 。 2003年非典发生的时候 , 我国正处于由市场化改革加速与加入世贸后全球化红利释放推动的经济上升期 。 在非典当中 , 中国经济虽然遭受了短时间的重挫 , 但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推动 , 全球化的红利 , 劳动力的低成本 , 内外需求的强劲 , 工厂订单饱满 , 中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 。 但这次的情况根本不一样 。 在今天 , 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外需萎缩、中美贸易战、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相对过剩、地方债务膨胀 , 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减速下行阶段 。第二 , 疫情过去之后 , 国际环境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 应当说 , 在苏联解体之后 , 整个世界剑拔弩张的氛围开始消退 , 从而迎来差不多30年的和平红利期 。 其间 , 虽然有911这样的事件发生 , 但世界的主流是在轻松氛围中的发展 。 在这个过程中 , 中国应当说是最大获益者 。 但不知从何时起 , 整个世界的氛围开始变得紧张甚至充满火药味 。 在这个过程中 , 首先是中国感受到在高科技、能源与粮食等问题上会不会被卡脖子 , 从而提出自力更生的发展思路 。 接着 , 欧美国家 , 尤其是美国 , 在这场疫情中 , 也越来越感受到经济安全的问题 。 所以特朗普一再强调 , 要促进资本与产业的回归 。这意味着什么呢?无论人们议论的美国在全球战略性撤退会不会成为现实 , 但美国通过促进资本与产业的回归 , 重新建设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 , 这个战略取向 , 应该是比较明确的 。 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而言 , 这至少意味着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根本性重组 。 有人说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亚洲的以出口创汇为特点的经济模式将很难持续 。 如果再考虑到这些年已经在进行的制造业向东南亚和非洲转移的趋势 , 中国未来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的局面将会相当艰巨 。在这种环境之下 , 有人认为 , 能复工的企业其实早就复工了 , 而现在没有复工的 , 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复不了工了 。 不要再抱现在的失业问题是因为复工还不充分这种幻觉了 。关键是营造人们能够吃口饭的社会生态所以现在需要考虑的是 ,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 , 如何解决就业这个问题 。人们发现 ,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 , 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 , 都采用了向居民直接发钱的做法 。 也包括面向贫困群体的种种救济措施 。 应当说 , 这对于西方国家来说 , 是极不寻常的事情 。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最基本的伦理考虑之外 , 很重要的一点 , 就是《新京报》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保护经济的最基本的细胞 。什么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两个最基本的层面 , 一个是企业 , 一个是个人 , 作为劳动者和消费者的个人 。 在企业的层面 , 包括中国政府在内 , 已经在采取包括货币、财政、产业、税收等多方面的措施 , 帮助企业能够活下来 , 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 因为没有企业 , 就没有就业 。 这方面人们已经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 这里就不再赘述 。 这里只从个人的层面谈两个问题 。第一 , 以工代赈 , 政府购买劳动 。 30年代大萧条最严重时 , 美国1/3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 罗斯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 , 不是简单给他们一口饭吃 , 而是以工代赈 , 创造就业机会 。 政府出钱购买劳动 , 兴建社会福利事业、公共事业 。 在大萧条期间 , 美国兴建了11万个图书馆、医院和学校 , 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免费服务 。 因为他们有一个理念 , 这口饭是别人给的还是自己挣到的 , 是不一样的 。 我觉得我们应当考虑这个做法的合理性 。第二 , 营造人们比较容易找口饭吃的社会生态 。 在社会面临困难的时候 , 最重要的是要保住人们的谋生机会 。 而这个谋生机会是存在于一种社会生态系统中的 。 人们通常说 , 水至清则无鱼 , 就是说 , 鱼必须是生存在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 。 人的谋生机会也是如此 。 现在的情况是 , 完全靠在企业中的正式就业来解决失业问题是很困难的 , 更现实的是 , 在促进正式就业的同时 , 怎么能够让他们比较容易地找口饭吃 。说到这 , 我就想起一件事情 。 我现在住在海南 , 门前有一条很长的路 。 大家都知道 , 春节过后 , 特别是现在疫情有所缓解的时候 , 很多候鸟式的人离开了海南 。 我的意思是说 , 这条路的人很少 , 车辆也比较少 。 自从小区解禁之后 , 时常有些卖菜的小贩过来卖菜 , 对于居民来说也比较方便和安全 。 但每每被执勤人员给赶走了 。 我想 , 在当前这种特殊情况下 , 允许他们摆个摊 , 卖点菜 , 虽然对环境多少有点影响 , 但对这些卖菜的人来说 , 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全家人就是靠这个生存呢 。 我们何必偏执于所谓的环境问题 , 剥夺他们的这个谋生手段呢?所以 , 解决就业的问题 , 我们需要有一种生态的眼光和理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