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如何推动常态化社区人口数据采集( 二 )


美国采用社区“滚动式调查”结合各类行政登记数据的方式提高人口数据统计的时效性 。 同中国一样 , 美国人口普查也存在短表和长表 , 短表以核算人口数量为主要目的 , 采集信息较少 , 但普遍性较高 , 长表从出生、死亡、迁移、工作等多方面采集较为详细的人口信息 , 仅抽取六分之一的人口填写 。 从1996年开始 , 美国国家统计局启动“美国社区调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计划 , 该计划以网上填写问卷的方式 , 每年对约300万个美国家庭进行月度人口数据采集 , 10年即可覆盖美国3000万个家庭 , 约占全美家庭数量的四分之一 。 从2010年开始 , “美国社区调查”数据已经完全替代了长表数据 , 成为各级政府治理、商业活动开展的最主要人口数据基础 。
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通过国家人口统计系统(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System)来搜集人口出生、死亡的动态变化信息 , 国家税务局数据(Internal Revenue Service)通过比较前一年家庭报税地点(县或州)和当年家庭报税地点来推算国内的人口迁移 , 美国公民与移民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搜集国际移民数据 , 这些数据覆盖范围较广、披露程度较高 , 与人口普查数据相互补充 , 共同构成了美国常态化人口数据采集系统 。
欧洲国家的人口数据采集方式较为多样化 , 但多数国家依赖于行政登记数据 。 与美国类似 , 德国、波兰、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捷克、荷兰、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家也采用搜集行政登记和人口普查数据相结合的方式 。 北欧四国(挪威、芬兰、瑞典、丹麦)以及奥地利则已完全将行政等级数据统计化 , 统计局可以将不同部门的行政登记数据结合并汇总 , 实现每年一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更新 。 法国采用“滚动式调查”的方式 , 而英国、爱尔兰和葡萄牙则依旧采用传统的人口普查来获取人口数据 。 三、中国人口数据采集的现状与不足
第一 , 与全球大多数国家一样 , 人口普查是中国常住人口数据采集的重要方式 , 但是时间跨度大 , 无法实现常态化常住人口数据采集 。
人口普查登记表分为短表和长表 , 短表要求登记到每户每个人 , 样本量原则上是100%全覆盖;长表登记的信息相对较多 , 一般采用大约10%的样本调查 。 每次人口普查条目都不断完善与变更 , 至今已涵盖出生、死亡、户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婚姻、迁移、住房、老年人口健康、妇女生育等人口和家庭属性信息 。
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 , 我国还组织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时反映中国人口变动特征 , 调查信息与人口普查类似 , 但是抽样单元往往是地级、县级等尺度 。 在平时年份 , 我国陆续开展年度1‰的人口抽样调查 , 但是调查条目和抽样单元的空间尺度 , 都远远不如人口普查或1%人口抽样调查 , 无法满足精确到村社、乡镇甚至区县等精细尺度的常住人口数据采集 。 此外 , 在我国长期居住和生活的跨国(境)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下 , 对跨国(境)常住人口的信息采集工作亦亟需提升 。
第二 , 公安、卫健等相关行政登记数据和新兴大数据为平时人口数据提供参考 , 但不能准确反映标准口径的常住人口信息 。
人口普查或1%人口抽样调查的对象 , 是实际在常住地居住半年(部分年份采用“一年”口径)以上的常住人口 , 包含本地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 。 然而 , 平时最容易获取的人口数据 , 是公安部门基于户籍登记地口径的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 。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 大量人口离开户籍登记地 , 采用自主登记式采集的“暂住人口”无法覆盖全部的流动人口 , 已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真实的人口信息 。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拟首次将“公民身份号码”纳入调查项目 , 预期能够与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数据库形成有效的衔接匹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