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如何突破六十岁?( 三 )


青霉素在中国的普及 , 比美、英等国要稍晚一些 。 1944年春 , 中央防疫处得到英国红十字会捐赠的一笔经费 , 开始试制青霉素 , 参与人员包括汤飞凡、樊庆生、童村、朱既明、黄有为等 。 同年9月 , 粗制成5瓶青霉素 。 1948年 , 中央防疫处每月最高可生产青霉素2500瓶左右 , 质量也与进口青霉素差不多 。 这一年 , 中央防疫处总共生产青霉素11338瓶 , 卖出10143瓶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如何突破六十岁?
1949年后 , 青霉素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重任 , 转移至国营上海药品三厂 。 1950年中国进口了1500万瓶青霉素 , 但远不够用 。 仅上海一地 , 在1951年每个月就需要50万瓶(据竺可桢1952年1-3月记事本) 。 1953年5月 , 青霉素在药品三厂正式投产 。 1957年 , 中国的青霉素产量达到19155公斤 , 同年 , 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7岁(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 , 即将突破六十岁大关 。大约同期 , 中国宣布通过牛痘法彻底消灭了天花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如何突破六十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