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频道#从“受害者”到“受害共同体”:后真相时代的日本二战电影( 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男人的大和号》海报
【#历史频道#从“受害者”到“受害共同体”:后真相时代的日本二战电影】“影像伪史”媒介记忆延续的危害
伴随战争亲历者的离世以及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 日本青年亚文化环境让认知群体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年轻一代受众未曾经历过战时价值观和思想束缚 , 年龄层次越低 , 对战争的当事者意识就越淡薄;公共教育也几乎没有提供关于战争真实详尽的内容 , 因此 , 他们对战争的认知逐渐模糊 , 其二战记忆呈现出忘却、改写、空洞化和格式化倾向 , 认知路径也逐渐被全新的媒介传播方式与世界互联的渠道替代 , 易于认同“影像伪史”的所见即所得 。
进入21世纪以来 , 日本四分之三的人口大都是战后出生 , 被称为“不知战争的一代” 。他们的“战争记忆”也不再是传统的家族、地域和教化的延续 , 而是继承、认同互联网多元媒介所形塑的记忆与价值理念 。学者胡澎指出 , 日本“战后出生的一代通过历史教科书、博物馆、影像作品等媒介获得的战争记忆与战争史实有着较大出入” 。当摆脱了战后阴影、继承“后记忆”的新一代个体重新认识战争 , 并把从影像中继承的“战争记忆”继续演绎下去 , “人们将记忆的社会责任留在记忆场域上 , 如纪念馆、纪念碑或是其他物件 , 于是他们就可以遗忘 , 继续过着轻松好过的生活?”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吾为君亡》海报
日本战争电影《吾为君亡》的编剧是曾担任过东京都知事的右翼激进分子石原慎太郎 。他曾指出:“日本年轻人应当学习‘神风特攻队’精神 。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太会享受 , 受和平毒害又深 。日本的年轻人有必要看清青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此为右翼歌掌的态度与声音是一种被记忆掩盖下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演绎 , 军国主义在文化产品里变异、发酵、生长 。通过电影影像对“战争景观”进行主观性再现 , 以日本当红明星扮演的“战争国家英雄”和催人泪下的剧情设计 , 将战争美化、浪漫化 , 形塑为没有“战争元经历”的“想象的共同体” , 甚至出现战争的娱乐化、极端化与虚无论倾向 , 亟需在影像传播层面关注未来趋向与年轻群体的认知 。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 对于代际延续的记忆流变与重构 , 仍尚存的战争亲历者口述记忆的抢救式纪录意义颇大 。战后在日本民间出现了诸多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市民运动 , 近千名各地和平反战人士参与其中 , 如“日本ABC企划委员会”、“日本全国保险医师联合会”、“京都府保险医师联合会”、“中国人战争受害者请求支援会”、“入骨究明会”、“原日本军突袭重庆受害情况调查团”、“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南京大屠杀60周年全国联络会” , 支持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索赔的“要求国家赔偿七三一部队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律师团”和“七三一细菌战审判运动委员会” , 以及支持中国战时被强掳劳工要求日本国家赔偿的“日中劳动者交流会” 。这些群体对制约日本政治右倾化倾向 , 抵制日本右翼势力倒行逆施 , 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后 , 我们可以通过采访口述的方式保存战争亲历者的声像资料 , 在摄像机前留下真实声音 , 以真实姓名出场 , 对战争进行抢救性地全面化采访记录;分类整理中日收集、记录的有关战争亲历者的传记资料、口述资料和回忆资料等 , 成立二战影像资料库 , 建立完善的战争网络数据库 , 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有关日本战争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只有当“受害者”和“加害者”都能正视历史史实 , 才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最为亟需的 。
推荐阅读
- 「唐朝」历史上的唐王朝,为何始终都拿“河朔三镇”没有办法?
- ■南阳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十大人物
- []为什么司马懿的历史评价极差?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他早已死了
- :历史上的四大冤案,没有最冤,只有更冤
- 「李园」历史上真实的黄歇,只因贪名逐利沽名钓誉,终遭小人暗算下场悲惨
- ■历史上不存在的四个人,他们的名字却被人熟知,至今还有人相信
- #历史#他是个欺男霸女的恶棍,写了一首诗却流传千年,这首诗你也都学过
-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寡居10年寿终83岁
- 【历史】朱元璋最恨一个姓,下令:男世世奴,女代代娼,后代纷纷改姓!
- 历史:岳家小将第一猛:武力可比高宠,金国猛将前三强,他一人斩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