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营牧马业:在不具备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为何还能兴盛起来?( 三 )


3.发展马匹的繁育、牧养技术
和所有的牲畜养殖一样 , 马匹的繁育与牧养技术同样是官营牧马发展的首要前提 。中国古代的医疗技术先进 , 药物丰富 。对于牲畜类的养殖技术也是在历史的经验下不断进步 。尤其是马匹的重要性使历代关于马匹的繁育与牧养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中 。
宋代政府很重视马匹的饲养, 以及对从业人员饲养技术的培训 。如:宋太宗淳化年间诏令专业饲养员向军队提供马匹饲养技术:“ 淳化二年十二月 , 诏圉人取善马数十匹于便殿 , 设阜栈 ,教以刍秣 。帝以其法亲谕宰执 , 仍颁于诸军 , 复以马医方书数本赐近臣 。
其法: 马上槽时先饲空草 , 然后加麸料伴喂 , 不得水多 。饲毕 , 歇一两食时 , 乃可饮以新水 。春、夏宜数饮 。不明乘骑来 , 候喘定汗解 , 方得饮喂 。仍不得饲以旧草 , 多成肠结 。冬月勿饮水 ,水草中无使有沙石、粪土 ,食之 , 肺及肠胃成病 。初乘时勿便纵走 ,骤走多 ,肺病皆由此致也” 。统治者征集了大量具有马匹饲养经验的人员 , 并系统的编纂饲养的书本 , 这种普及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环境对于马匹生长的限制 , 使北宋初期马匹得以高质量 , 高数量产出的重要原因 。
「」北宋官营牧马业:在不具备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为何还能兴盛起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宋《牧马图》
同时为了减少病马的数量与病马出现的频率 , 宋政府还令有关人员撰写了一些医方 。如咸平年间王曙为群牧判官时收集古今马政方略 ,著《群牧故事》 ; 大中祥符年间 ,兽医、副指挥使朱峭撰写《疗马集验方》和《牧马法》等 。经过对于前代马政经营的系统分析 , 以及对于马匹病症的详细实验 , 使马匹的生病、死亡概率大规模下降 。同时也为后朝代提供了较为完备的马匹医疗经验 。
为了增加马匹的繁育数量与繁育质量 , 祥符三年( 1010), 宋真宗下诏:群牧司在京及外坊监 , 自今生驹及五分 , 死失不及分者 , 使臣、军校等第支赐 。生驹不及数而死失及分者 , 差级科罚 。其生驹倍多 , 死益少者 , 就迁一级 。通过不足处罚 , 多余奖励的政策 , 提高技术人员的热情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 从而使得马匹的繁育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总结
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 一方面宋朝的文化开明 , 经济发达 。另一方面宋朝的军事实力虽然饱受诟病 , 但仍然可以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延续了319年 。这其中北宋初期官营牧马业的发展是重要原因之一 。
在受到地理环境限制、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 。北宋的官营牧马业仍可以得到有力的发展 , 其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 以及北宋初期律令执行的高效 。北宋政府正是通过了这一系列的人为影响 , 很大程度了改变了由气候地理主导的官营牧马业的发展模式 , 使官营牧马业在后代得到了有效的借鉴 。
参考文献:
1.《宋史》
2.《中山大学学报》
3.《三班吃香》
4.《群牧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