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凉州,最忆是乡年——观纪录片《窑洞人家过大年》有感
朱姝:最忆是乡年——观纪录片《窑洞人家过大年》有感
近些年来 , 大多城市里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 , 就连乡下的年味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那种浓烈、欢欣的元素 。究其原因 , 一来是禁放烟花爆竹削弱了普天同庆新春的喜庆氛围;二来也是受经济大潮的冲击 , 大多国人淡化了亲情友情 , 不主动走亲访友 , 一机在手 , 年拜八方 , 程式化的拜年微信泛滥成诟病 。然而 , 总有一些民风淳朴、民俗底蕴深厚的乡村的年味得以传承和发扬 , 纪录片《窑洞人家过大年》“烹”出了一道色香味独到的过年大餐 , 让品尝这道大餐的观众津津乐道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纪录片《窑洞人家过大年》以庆阳农村一个以窑洞为住宅的普通家庭为切入点 , 给观众展现出了西北农村一隅过年的一幕幕鲜活影像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片刚开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拍摄方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 这干脆铿锵的秦腔调子是从哪里飘过来的呢?随着主人公刘钵的登场 , 影片也拉开了过年准备工作的序幕 。
杀猪宰羊贴春联请灶神 , 小年夜的那天全家老少可都没有闲着 , 刘钵领着两个调皮孙子去了集市办年货 , 路上还遇到了几个乡邻互相寒暄了几句 。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 刘钵用自己种的半袋黄豆换来了一些必需品 , 又买了一些鞭炮和蔬菜 , 两个孙子一边帮爷爷扛着东西 , 一边商量着等会儿去买鞭炮玩的事儿 。而此时此刻家里的其他人也各有分工 , 刘钵当老师的儿子在帮村民们写对联 , 老婆儿媳妇在做面食 , 欢笑声阵阵 , 仿佛已经闻到了年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知不觉除夕到了 , 除了刚学会站立的小孙子在炕上眼巴巴地等着好吃的 , 大人们忙活着开始炸麻花、包饺子 。擀饺子皮的 , 和馅的 , 包饺子的 , 大家都各自忙着自己手头的事 。刘钵还边包饺子边逗小孙子 , 一家人其乐融融 , 浓浓的暖意氤氲在这个窑洞人家 。
每年的除夕夜看春节联欢晚会几乎是每个家庭的传统 , 刘家也不例外 。看春晚的同时 , 晚辈们向长辈们磕头拜年 , 长辈们则划拳喝酒好不尽兴 。随着零点的来临 , 各家各户鞭炮声盖过了电视机里歌舞表演的声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年初一 , 刘钵住在城里的哥哥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拜年 , 开着小汽车提着大包小包 , 好不热闹 。亲人们叙完家常之后 , 一大家子人去拜祭了祖先 。整部片子中 , 拜先人供家谱的仪式都挺隆重 。淳朴的乡村往往会把最原始最传统的东西保存得很完整 , 不只是祭祖 , 还有闹社火的习俗 , 不管是又说又唱的文社火 , 还是耍把式的武社火 , 都是代代流传下来的精华 。纵观全片 , 传统习俗在这部片子中的展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虽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 但是那醇香古朴的年味在庆阳农村的窑洞中却历久弥新 , 那一张张笑脸 , 那一声声欢笑 , 那一杯杯美酒 , 那一碗碗美味佳肴 , 都是浓浓的年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毋庸置疑 , 纪录片《窑洞人家过大年》的播出 , 不仅给当下日渐淡化了的年节注入了一股不曾陌生却又新鲜的活力 , 而且也给当下的人们提出了一个新命题——过年节的形式可以淡化 , 但那种亘古延续、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绝不能淡化的 , 那种迎春祈福、追远开来的梦想也是绝不能淡化的 。
推荐阅读
- 紧急抢运 助力战疫(一线抗疫群英谱)
- 武威:甘肃武威名气不大,汉唐时期为何是凉州中心?
- 「教育活动」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分局各单位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 【】于汉超在恒大年薪曝光!税后1500万,却不愿再买辆100多万奔驰车
- 【凉州七里】大同古民居“影壁”,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 「凉州七里」赵武灵王丨沙丘之变死则死矣,然我之大计竟也因此毁去,痛哉!
- 【艺术漫步】薛绍彭 《大年帖》,书法的诱惑
- [杭州]最忆是杭州,疫情大考的尖子生受到全国关注
- 『刘广泉』抗疫忙不停 “群体人”刘广泉
- 「魔法少女穿搭站」女人不管多大年龄,这5个坏习惯尽量要避开,不然很容易遭人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