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七里】大同古民居“影壁”,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漫步在大同的古民居院落之中 , 你会发现一个现象 , 无论院落简陋不堪还是富丽堂皇 , 每座古院落必然至少有一座“影壁” , 可见“影壁”的建筑文化在该地区甚为流行 。
本文插图
教堂影壁
“影壁”的历史渊源
“影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物的附属物之一 , 其最早被称之为“塞门” , 《苑语》有云:“邦君树塞门 , 管氏亦树塞门” , 即专指院落大门外的短墙 , 用以阻隔内外之间的视线 , 这里的“管氏”指的是名相管仲 , 可见依照功能性来看 , “影壁”早在战国便已出现 。
而“影壁”一词最早出现却是在唐朝 , 在唐朝万齐融《阿育王寺常田碑》中有“影壁空存 , 摇落青园”的记载 , 这也是“影壁”运用于寺庙的最早记载 。 在宋朝时期 , 鲜有文件记载“影壁” , 但宋代画家王希孟所作的《千里江山图》和其他宋朝画家所作的《文姬归汉图》中明确可以见到所绘住宅院子大门内已经建有“影壁” , 形式单一且仅有轮廓 , 我们无从研究 , 但这一信息却在“影壁”发展史中倍加重要 , 表明此时“影壁”造型已经普及范围渐广 , 逐渐趋于成熟 。
到了明朝 , “影壁”建造之术已然大成 , 尤以各种“龙壁”为代表 , 其中闻名中外的明代九龙壁更是其中翘楚 , 它是朱元璋分封在大同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王府大门前的“影壁” , 气势宏伟 , 做工精湛 , 用料考究 , 是迄今为止最为珍贵精良的“影壁” , 而民间各种形式的“影壁”也在此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本文插图
代王府的影壁九龙壁
大同古民居影壁的基本结构分类和艺术特点
一、大同古民居影壁的基本结构
影壁的建筑构造并不复杂 , 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 上部即影壁顶部 , 大多采用灰砖单坡硬山顶式带“檐”的形式做法进行处理 , 上面辅以琉璃瓦或者灰瓦和滴水兽头处理防水 , 以仿木檐和斗栱 , 斗栱之间饰人物、动物、植物等 , 整个影壁的顶部就这样构成 。
之下便是壁身 , 它是整个影壁的最重要的部分 , 占据了影壁的主要平面 , 用大同特色的菱形砖或者普通方砖铺设成纵向长方形、正方形平面 , 平面上以高浮雕的龙凤、瑞兽、花卉和吉祥图案装饰 , 一般人家古民居会选择一个“福”字作为中心的镶嵌图案 , 也偶尔有其它吉祥如意的图案或者净素面 , 四周饰以竹节纹、万字纹、云纹、连珠纹等作为边框 , 框外两侧通常作雕花装饰或者砖雕垂花柱 , 大气简洁 。
最下部分是底座 , 它是整个影壁的承重部分 , 一般采用建筑当中最常用的“须弥座式”或者是“须弥座”的变异形式 , 主要装饰为卷草纹或者火焰纹装饰 , 偶尔也有设计为莲花座或者覆盆莲花的 , 极为精致 , 有的富贵人家甚至会把基座与壁心框之间设计金刚力士来负载基体 , 甚为巧妙!
本文插图
影壁底座
二、大同古民居影壁的分类
影壁的分类主要以影壁的设立位置可分为独立设置和附着设置两种 。
独立设置的影壁 , 大多用于街巷内的普通人家 , 无论从设计还是建筑工艺都是比较简单的 , 一般用青砖砌出象征性的正脊和垂脊 , 通体素面或者绘有简单图案 , 现存数量比较稀少 , 也有装饰豪华独立设置的影壁 , 比如著名的九龙壁 , 但其毕竟是极少数 , 无典型代表意义 。
附着设置的影壁则比较常见 , 一般附着在厢房的山墙上 , 多被称为“坐墙影壁”或者“倚墙影壁” , 普通民居只在东厢房的墙体上设置影壁 , 而富贵人家则更为讲究 , 除却在进入大门的南厢房或者东厢房的山墙上设置影壁以外 , 还要在二门两侧或者出二门对面的墙体上设置影壁 , 如果有三门的话甚至三门两侧也要设置影壁 , 其整体设计和建筑工艺的水平要比普通民居中的影壁高出许多 , 不仅体量大 , 装饰华丽 , 人文气息浓厚 。 这样的影壁在大同古城仅仅现保留十一处 , 是不可多得的建筑文物 。
推荐阅读
- 武威:甘肃武威名气不大,汉唐时期为何是凉州中心?
- 『』大同检察院:公益诉讼“4+1”,提质增效再发力
- 「教育活动」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分局各单位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 『亚马逊』谷歌、苹果、亚马逊老大同天发声 再谈复工复产计划
- 「大同新闻网」山西大同煤矿顶板事故5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升井
- 山西大同煤矿顶板事故5名被困人员全部升井
- 「煤矿事故」山西大同发生一起煤矿事故 5人被困8人安全升井
- #被困人员#山西大同煤矿事故5名被困人员全部升井 身体状况良好
- 『』大行消费贷急刹车:光大同比增速缩减20倍,工行余额跌出两千亿
- 『北青网』山西大同发生一起煤矿事故 被困5人全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