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每日观后感■我省打造各类文化精品传递抗“疫”正能量( 二 )


南昌作家宋小词在她的长篇散文中以武汉亲历者的视角反映了疫区人民的生活日常 , 细致地描摹了当地群众的心理和战胜疫情的信心;省内著名小说家王晓莉在其散文《我的双城生活》中 , 用笔将武汉和南昌两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 , 记录了求医心切的老人、累倒在手术台前的医护人员等各色人物;冰心散文奖获得者、我省作家凌翼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收集素材 , 准备创作一部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为背景的长篇报告文学……
我省文艺评论家刘晓彬表示 ,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突出真、善、美的 。 真 , 就是要有情感的真、现场的真;善 , 就是要有人性的善、生活的善;美 , 就是要有感人的美、真实的美 。
以画为镜留住温暖瞬间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疫情期间 , 最先“发声”的文艺作品便是漫画 。 早在1月31日 , 由我省近50名艺术家率先创作的一幅幅抗“疫”漫画便在网上传开了 。 此后 , 江西各地的绘画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赣州画家胡旻在疫情期间创作了一幅《大医精诚——钟南山》 , 画中的主人翁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南山院士 。 他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玻璃器皿 , 器皿中是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病毒分子 , 另一只手指着玻璃器皿 , 似乎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这次疫情 , 同时也传递给人们不用害怕、一定能赢得胜利的决心 。
甘勋优是萍乡市芦溪县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 , 针对此次疫情 , 他用了5天5夜的时间手绘了一组反映当地疫情防控的系列钢笔淡彩画 。 画中的主人公都是以芦溪县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为原型 , 深刻展现了芦溪举全县之力防控疫情的动人场景 。 “在这次疫情中 , 我们身边有太多值得记录的瞬间 。 有的家庭为了解决医务工作者的吃喝问题 , 不计回报地为他们送餐;有的家庭贡献出自己的口罩 , 只为让医护人员先用上 。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 都值得铭记 。 ”甘勋优说 。
战“疫”书籍守护精神家园
除了各类文艺作品外 , 省内各大出版社也纷纷与时间赛跑 , 将各类抗“疫”书籍第一时间呈现在读者面前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2月24日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推出了名为《白衣超人》的公益绘本 。 该绘本以新冠病毒疫情为背景 , 讲述了一名不幸感染的小男孩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的故事 。 当小男孩病愈出院时 , 一直将超人视为偶像的他也终于明白了真正的超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
值得一提的是 , 书中医生人物的原型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 身为一名渐冻症患者 , 在疫情面前 , 他连续奋战30个昼夜 , 全力救治危重病人 , 甚至连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不幸感染 , 他也无暇顾及 。 在此次“抗疫战斗”中 , 像他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的医护人员还有千千万万 。
此外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了首部“抗疫”纪实诗集《行记中国——我们在一起》 。 诗集以时间为线索 , 清晰准确地记录了抗“疫”阻击战中各个时间节点的关键事件、关键坐标、关键人物 , 全视角地展现了一线抗“疫”工作者的壮举 。 这些铿锵有力的文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 凝聚起血脉相连、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 铸就起坚实雄伟的精神长城 。
与此同时 , 一批疫情防控出版物 , 如江西教育出版社与江西省疾控中心合作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手册66问》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一线医学专家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手册》和报告文学《抗疫——江西在行动》等 , 也都共同守护着读者的精神家园 。




执行主编:康婧
责任编辑:涂晓珺
编辑:陈磊
晨读江西│一个有文化的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