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历史」为何它的权力那么大?,仅有五品的明朝内阁首辅

内阁制是明朝独创的制度 , 国家大事都是围绕着它运转 。 明朝之前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是宰相 , 尽管历代宰相的数量和称谓不同 , 但他们都是位高权重 , 而明朝的内阁同样扮演者宰相角色 ,
奇怪的是内阁首辅自设立至明朝灭亡 , 一直只是五品的小官 。 官品卑微不代表它的权势就小 , 实际上明朝的内阁首辅权力超过历史历代的宰相 , 这是为何?
「夜读历史」为何它的权力那么大?,仅有五品的明朝内阁首辅
文章图片
l废除宰相 , 内阁设置
明朝初年 , 朱元璋继续延续元朝的中书省统领尚书六部的格局 。 中书省设有左右丞相 , 平章政事、左右丞和参知政事共同协理政务 。 然而丞相总览全国行政 , 是名不副实的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 。 这里要解释一下 , 明初的左丞相为李善长 , 右丞相为徐达 , 但徐达长期领兵在外 , 所以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是李善长 。
同时按照当时的制度 , 皇帝下达诏书 , 都必须先经中书省 , 才能继续传递 。 事实上元朝的这种制度已出现了弊端 , 元朝后期已出现权相乱政的现象 。
再加上朱元璋出身卑微 , 一旦君临大位 , 十分忌讳相权膨胀 。
起初的朱元璋也认为天下大乱是用人不当 , 所以他选相相当谨慎 , 甚至亲自撰写《相鉴》和《臣鉴录》 , 试图用道德规范宰臣 。 此外朱元璋还设立通政使司 , 从制度上防止出现权相 , 蒙蔽皇帝 。
「夜读历史」为何它的权力那么大?,仅有五品的明朝内阁首辅
文章图片
尽管朱元璋也从不同方面入手弥补宰相制的弊端 , 但他实际并不相信这群宰相 。
终于在调整了地方与中央矛盾之后 , 朱元璋以谋反为借口 , 诛杀丞相胡惟庸 , 并且株连人数达三万余人 , 史称“胡惟庸案” 。 在这场处理的同时 , 朱元璋终于露出本意 ,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 原尚书六部直接对自己负责 。
没有了宰相 , 朱元璋虽是个工作狂 , 但也不能承担繁重的政务 。
丞相制是自己明文废除 , 并永不再设的 , 现在是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于是他设置四辅官 。 四辅官以四季为号 , 以民间老实的老儒充任 。 这群人来自民间 , 道德没问题 , 但难胜其职 。 所以设置不足两年的时间 , 就废除了四辅官 。
可是问题没有解决 , 朱元璋又把目光转向年轻又地位卑微的翰林近侍 , 于是他仿照宋朝组建内阁大学士 , 而此时的内阁功能相当顾问的身份 。
「夜读历史」为何它的权力那么大?,仅有五品的明朝内阁首辅
文章图片
l内阁权势扩增
建文帝也就在位四年 , 没有发挥出能力 , 就被朱棣篡了皇位 。 朱棣也是位勤政的皇帝 , 但他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 于是他改革优化内阁 。 然而祖训不能违 , 朱棣设置的内阁成员 , 可以参与议论朝政 , 但权力不大 , 并且他们的地位也只有五品的大小 。 也就是说此时内阁成员也就是秘书的身份 , 皇帝是最终的决策人 , 尚书六部拥有行政权 。
按照朱棣的构想 , 内阁官小势微 , 只能兢兢业业地工作 , 也容易控制 。
然而事实并没想象的那样简单 , 内阁一旦设立 , 便迅速发展起来 , 并逐步发展出票拟的职权 。 票拟就是内阁学士在贴纸上写上处理意见 , 供皇帝参考 。 而内阁内部成员等级也出现了分化 , 内阁首辅开始出现 。
「夜读历史」为何它的权力那么大?,仅有五品的明朝内阁首辅
文章图片
同时皇帝们并非都像朱元璋、朱棣父子一样勤政 , 除了年幼 , 他们中也有懒散的 , 所以朝政大局也就落在内阁首辅的手中 。 明宣宗时期 , 三杨辅政 , 但内阁首辅官品太低 , 所以让三杨兼职尚书 , 提高他们的身份 。
明世宗时期 , 内阁权力再度膨胀 , 首辅夏言、严嵩等人权势熏天 ,
除了没有宰相的名号外 , 他们实权已达到宰相的地位 。 甚至后来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 跟皇帝没有两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