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群体免疫”,原来被误解了
英国“群体免疫” , 原来被误解了https://xw.qq.com/cmsid/20200316A0UHIX00澎湃新闻03-17 12:46关注陈姗姗“群体免疫”在中国社交媒体成为热门词 , 源自英国政府的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勋爵(Sir Patrick Vallance)3月1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三月初推出英国抗击疫情的计划 , 包括控制(Contain)、延迟(Delay)、科研(Research)和缓和(Mitigate) 。 因此 , 3月12日英国政府在唐宁街办公室开的新闻发布会受到万众瞩目 。这次新闻发布会上 , 首相宣布 , 英国进入下一阶段 , 即延迟(Delay) , 并宣布一系列建议和措施 。 比如 , 现阶段要保护老人和身体有恙的人 , 如有不适 , 要与他们自觉隔离 , 并保证医疗资源能继续提供给医院其他病人 。 对有呼吸道症状的人 , 政府建议在家自我隔离七天 , 因为大部分人症状会消失 , 如果七天后仍身体不适 , 可拨打111热线 , 会有专人接纳病例 。 这样 , 减少病毒测试数量 , 可减轻医疗负担 , 总患病人数的数据也会保持稳定 。英国保守党政府的政策 , 得到许多期盼严格抗疫的人嘘声一片 。 此前 , 苏格兰和爱尔兰关闭了学校 , 苏格兰出台政策 , 为需要停工的买房者暂缓了贷款还款 。 意大利更是封锁全国 。 3月13日周五 , 即新闻发布会后一天 , 与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同台的帕特里克·瓦伦斯勋爵接受媒体采访 , 表示他支持政府抗疫政策 。 采访中 , 他提及“群体免疫” , 简单说 , 当相当比例的人口感染某种病毒时 , 整个社群就会对这种病毒免疫 。采访后 , 英国天空新闻网(Sky News)首先发出标题为“突发新闻:英国需要感染新型冠性病毒以获得‘群体免疫’”的报道 。 天空新闻报道(13号首发 , 15号更新)称 , 帕特里克·瓦伦斯勋爵说英国需要有60%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 , 英国将能享受群体免疫 。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更是直接在标题上将“群体免疫”定性为英国的抗疫“战略” 。“群体免疫”究竟是不是英国的抗疫政策?天空新闻网的文章 , 提及了3月12日发布的抗疫政策 , 但并未提“群体免疫”为政府政策 。 不过 , 将两者并置 , 并把“群体免疫”放在标题和开头 , 让人不禁联想 。 而《卫报》和BBC基于周五(3月13日)采访的新闻 , 都是说帕特里克·瓦伦斯勋爵表示支持政府政策 。 BBC在文章末尾引用了瓦伦斯勋爵关于“群体免疫”的陈述 , 但从时态和语境上皆可看出 , 这是在客观陈述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 。如果光看标题或某个媒体 , 很可能将“群体免疫”误读为英国现阶段的抗疫政策 。 的确 , 英国的政策遭到不少诟病 , 也让“群体免疫”这个词在社交媒体上放大 。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 , 更是遭到多次误读 , 完全脱离了最初语境 。周六(3月14日)晚上 , 针对认为政府使用“群体免疫”作为抗疫政策的批评 , 英国健康管理和社会关怀部门回应:“群体免疫不是我们的抗疫政策之一 , 这只是一场疫情的副产品 。 我们的目标是救治生命、保护弱者 , 并减少国民健康体系的压力 。 ”既然“群体免疫”并非英国抗疫政策 ,那英国媒体为何讨论它?在英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新闻和舆论里 , “群体免疫”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 。 除了前文提及的媒体 , 对这个理论在各类疫情语境下的可能性 , 其他媒体也早有讨论 。 比如 , 《连线》(Wired)杂志的健康栏目在唐宁街的新闻发布会之前 , 就讨论了“群体免疫”论的可行性 , 并对这是否会是政策之一存疑 。 去年英国遭遇麻疹疫苗风波时 , 《连线》也刊文讨论过“群体免疫” 。这次 , 首先将“群体免疫”放上新闻标题的英国天空新闻网 , 素来有新闻报道哗众取宠的名声 。 《金融时报》相对公正 , 但立场偏重中产阶级和特权阶级 , 和英国天空新闻网同属保守派 。 另外 , 将“群体免疫”放在标题的 , 还有英国极端保守派的小报《太阳报》 。 一般来说 , 保守派的媒体对社会公平性的诉求较弱 。 《卫报》则为自由派媒体 , 相对来说 , 报道趋近信息透明也较具国际视野 。 而BBC属于公共媒体 , 追求公正公平的报道 , 也更偏重本土化 。各媒体立场和报道风格不同 , 发出的新闻角度也不同 。 在对事实存疑时 , 最好的方法是多读各类新闻 , 并找到源头 。 比如 , 回顾周四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录音和相关报道 , 并观看帕特里克·瓦伦斯勋爵周五采访的视频 , 来判断其言论是否即为实际政策 。既然“群体免疫”并非公共政策本身 ,为什么有那么多学者和民间的反对声音呢?在邻国爱尔兰和北部自治的苏格兰发布严格的抗疫政策后 , 许多机构预期英国政府也会实施类似政策 。 两周前 , 超市里出现卫生纸断货 , 发布会前后 , 超市意大利面也遭到抢购 , 民众做好了在家度过疫情的准备 。 因此 , 周四发布会后 , 政府没有关闭学校 , 也没有要求人们在家上班 , 许多人对政策本身表示不解甚至不满 。 有民众已向政府请愿关闭学校 , 甚至封锁英国 , 同时也有许多民众请愿 , 不要在现阶段就关闭学校 , 担心产生更负面、更严重的社会影响 。
几天前空掉的超市货架 , 和每人限购五包的限购标识 。 本文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周四采访人员会上 , 也有采访人员提问 , 为何不关闭学校 , 得到的答案是 , 如果关闭学校 , 更难保证这些孩子的去向 , 而在学校 , 起码能集中管理 。 在和教育界朋友聊过后 , 我了解到 , 他们的确担忧关闭学校未必有助于控制疫情 。 仅在伦敦就有230万贫困人口 , 即将近伦敦人口的三分之一 , 其中70万为儿童 。 他们面临各种家庭问题 , 许多人需要依靠公共资源 , 如图书馆的公共网络和学校资源来学习 。 如果学校关闭 , 这些孩子的学习、安全 , 甚至正常生活都可能得不到保证 。 如果无人看管 , 他们可能会在公共场所游荡 , 加剧病毒散播隐患 。 如果他们由祖父母照顾 , 那么新冠肺炎疫情中最脆弱的老年人群就更容易暴露在病毒中 。 此外 , 考试季在即 , 关闭学校 , 可能会影响许多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 。再比如 , 苏格兰快速封锁后 , 考虑到许多人无法继续工作 , 故出台延缓买房者贷款还款的政策 。 然而 , 苏格兰并未出台政策保护租房者 , 为缴房租 , 这些人只能在疫情期间工作 。 在实施政策之前 , 是否考虑到各方需求和相应后果 , 都会影响疫情中的社会稳定 。 不少苏格兰租房者发现自己并未受到封锁政策保护 , 联名在媒体上发声 , 要求得到相应保护 。3月15日 , 英国政府公开表示 , 接下来几周 , 可能会隔离70岁以上的老人 。 周四唐宁街的新闻发布会 , 还提出“自我隔离疲劳”(self-isolation fatigue)的概念 , 即人们无法长期在家不外出 , 自我隔离政策要选择最佳时期才用 , 否则效果不佳 。 这次隔离老年人的消息提前放出 , 也是提醒民众提前做好准备 。 政府的紧急情况科学顾问团随后表示 , 保护弱势人群的政策 , 包括在家隔离等 , 将一一出台 。其实 , 英国的公司和机构二月底已根据自身情况出台相应政策 , 包括在家工作和加强卫生管理 。 二月和三月 , 一些公司出现员工和访客确诊的状况 , 公司员工也在当天被要求开始在家上班 , 等待进一步通知 。 这也督促更多公司和机构出台应急措施 , 以防类似状况发生 。那么 , 医学工作者的反对不具说服力吗?国内社交媒体上有人质疑 , 称《柳叶刀》的主编Richard Horton在Twitter上发言反对“群体免疫” 。 首先 , 医学杂志主编的个人观点 , 不能作为医学事实论据 , 虽然权威人士在社交媒体上言论的确能成为他支持的观点的助推器 。 再者 , Richard Horton的观点 , 是以达到“群体免疫”作为英国抗疫政策最终目的为前提 , 那么 , 这种事实基础是否存在 , 有待斟酌 。
推荐阅读
- 汝州城事@汝河救人后悄然离去,经多方打听,救人者原来是他!
- #帮兄爱唱歌#现在55岁原来交的农保可否转为社保,这种操作非常不划算
- 『晨衡阳』冲锋舟江面编队搜救被困群众?原来是耒阳市民兵演练
- 『病例』青岛新增1例英国输入确诊病例!
- 『Kelly』英国女子沉迷垃圾食品致肥胖险送命 10个月减掉44公斤
- 爱心厦门■凌晨半路拦警车求助,原来是孕妇羊水破了
- 「中国甘肃网」一天8台手术, 10个小时连续“作战”的他们原来是这样的医生......
- 中国青年网■英国一女子在自家花园挖出500年前金币 价值2500英镑
- 汉超:多家外媒关注于汉超被恒大开除 英国网友花式嘲讽
- 「理查德」人间惨剧!因为新冠,英国男子两周内接连失去父母姐姐三个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