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中国为何能在手机设计上分庭抗礼?( 二 )


这之后 , 跟随着NEX的思路 , OPPO Find X采取了相同的升降式方案 , 换来一张干净的“正脸” , 而小米、荣耀之后推出的滑盖式设计 , 同样是机械结构的变种 。 可以说这一时期 , 国产厂商的敢为人先和快速响应 , 第一次让全球的手机消费者意识到 , 中国手机设计可以做出让人信服的产品 。
「虎嗅APP」中国为何能在手机设计上分庭抗礼?
本文插图
OPPO Find X
至此 , iPhone诞生11年之后 , 苹果对于手机设计的话语权第一次出现了松动 , 初代iPhone定义的外观样式开始瓦解 , home键渐渐离开历史舞台 , 前置摄像头微型化乃至隐藏 , 屏占比成为了接下来两年间最为用户热衷的话题 。 从概念、供应链到量产乃至营销层面 , 国产众厂商都展示出各自的能力与优势 , “国产没有设计”的偏见作古 , 曾经的学徒 , 开始出师 。
国产厂商定义手机未来?
2018年之所以如此重要 , 除了完成全面屏的革新 , 还在于正是从这一年开始 , 终于有真正意义上面向未来的量产机型出现 , 为手机的下一轮设计革命打下基础 。
全面屏虽然让“屏占比”成为了这两年的时髦词汇 , 但其本质上 , 依然是在传统智能手机的框架下 , 放进更大屏幕 。 如今主流的旗舰机屏占比起码都已经突破了90% , 这个赛道的竞争依然还会延续 , 但每次进步几个百分点的数字游戏 , 既刺激不了消费者 , 手机厂商想要突破也愈发困难 。
这也是为何 , 以国产厂商为首的手机大厂们 , 正在一些新的概念上不断尝试 , 目前在量产机中 , 最常见的两种突破方案 , 是双面屏(折叠屏)和曲面屏 。
双面屏方面 , 2018年底 , vivo推出了NEX Dual Display , 推出了更为激进的正反面双屏设计 , 仿佛不约而同的 , 努比亚X也推出了同样结构的手机 , 次年 , 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这样折叠屏产品的出现 , 则是拓展屏幕空间的另一种尝试 。
「虎嗅APP」中国为何能在手机设计上分庭抗礼?
本文插图
vivo NEX Dual Display
曲面屏方面 , 2019年开始 , vivo NEX 3、华为Mate 30 Pro、OPPO Find X 等产品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瀑布屏”方案 , 除了从正面追求屏占比 , 同时也将屏幕向两侧延伸向边框 , 并随之拿掉了“祖传”的侧边按键 , 使机身变得更加一体化 。
先说结论 , 严格意义上来说 , 二者都并不算突如其来 , 而是历经了多年的技术打磨和试错 。 如今双屏和折叠屏依然无法成为主流 , 更多作为概念存在 , 价格也普遍比较昂贵 。 而“瀑布屏”方案则将曲面屏幕带入主流 , 并正在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存在 。 个中核心 , 在于柔性屏幕的发展机遇 , 以及软件生态的适应能力 。
一直以来 , 柔性屏幕始终是对于未来手机形态想象的重要载体 , 无论想象中将手机卷轴化 , 和手机折叠化 , 都需要一块成熟而柔软的柔性屏幕——而要将这种想象化为实际 , 依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这种弯曲屏幕的渐进 。
双屏幕是在可弯曲屏幕出现之前较为常见的设计解决方案 , 大家最先尝试类似于任天堂NDS的可折叠方案 , 早在2010年 , 富士通就已经推出了可旋转的双屏概念机 , 次年索尼Xperia Tablet P 和京瓷Kyocera Echo也纷纷跟进 , 但手机厂商并不如任天堂一样可以实现软硬件的一体控制 , 真正能够完美支持双屏的软件很少 , 这种尝试也就无疾而终 。
「虎嗅APP」中国为何能在手机设计上分庭抗礼?
本文插图
任天堂NDS
有类似境遇的是今天的折叠屏 , 合起来是手机打开是平板的想法很美 , 但安卓系统的软件生态 , 是其普及的真正制约 。
于是一些折中方案就渐渐产生 , 2012年的YotaPhone曾经引领一时的话题 , 其正反设计样式(当时采用的是E-ink+电容屏的方案)也启发了如今的双面屏 。 但这一设计方案虽然解决了软件适配的问题 , 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并不算实用 , 依然没有很好地普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