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疫情次生灾害中的精神卫生

在所有有关本次疫情的信息中 , 包括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提供的内容 , 有关心理干预、精神卫生的信息极其稀缺 , 除了有过一个“600号出征武汉”的信息(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位于宛平南路600号) , 我想不起来还看到过其他的内容 。从世界范围来说 , 每一次重大危机 , 都会孕育出严重的心理危机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诞生 , 正来源于一战死伤3000多万人的历史 。 那个时候 , 心理诊所在欧洲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 东方民族比较内敛 , 碰到心理性的问题 , 一般不太愿意向外寻求帮助 。 但 , 是不需要吗?大学时代 , 我跟着一个学生社团——学校心理学会的人 , 去参观了当地的精神病院 。 院方组织我们与一批人联欢 , 什么人呢?一批在朝鲜战场上被吓坏了的人 。 他们这一生 , 就这样在精神病院度过 。 我当时十分震惊 , 因为 , 从前 , 我所看到的所有有关“抗美援朝”的文字 , 都是美帝如何残暴、志愿军如何英勇 , 从来没有想过 , 一场战争 , 能给个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 而 , 如果我们不关心个体 , 一切的群体叙事是否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关注疫情次生灾害中的精神卫生。关注疫情次生灾害中的精神卫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个新的传染病 。 在发生初期 , 人们对其形成机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 , 都不足够了解 , 再加上对初期有关部门隐瞒疫情的愤怒 , 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无助等等各种心理问题 , 进而 , 又会影响到身体的生理机能 , 可能导致免疫力的下降 。不仅普通民众有这个问题 , 医护人员同样有这个问题 。 我个人觉得 , 李文亮医生传播真相而遭遇训诫 , 内心的憋屈苦闷可想而知 , 后来冒着风险接受采访 , 也不见有关部门对其作什么表态 , 这种内心的不确定感 , 很可能加剧他的病情 , 最终成为他死亡的一个诱因 。武汉医护人员感染3000多人 , 除了防护不足 , 也很可能与初期医疗资源挤兑而导致的身心疲惫有关 。 如果 , 在一开始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中 , 就包含精神卫生方面的队伍 , 对武汉医护作出及时的心理干预 , 那么 , 其被感染人数 , 有没有可能降低一些?对于普通民众 , 当然一般并不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干预 。 但是 , 他们的内心恐慌仍然需要得到安抚 。 于是 , “阴谋论”谣言诞生了 。 由于不同的认知水平 , 分别在两个方向上发展 。 但这不是一个科学的途径 。 科学的途径是什么呢?比如 , 真实而诚恳的新闻叙述、文学作品 。 很大程度上 , 《方方日记》就承担起了这样一个功能 。或许大家还记得初期陈衍强的那首九头鸟湖北佬的诗 , 对于有诗歌阅读经验的人来说 , 不论其格调高下 , 这确实是一首诗 , 根本不存在所谓“歧视”的问题 , 但在当时的整体社会环境下 , 公众恐慌焦虑 , 根本没有心思来品读你诗中的意味 , 这就跟上飞机安检 , 你不能开玩笑说自己带了炸弹 , 是同一个道理 。 所以 , 只能说 , 陈诗人这个作品 , 发得不合时宜 。《方方日记》记载的是武汉封城后宅家的日常 , 以及各种听说 , 以及议论 。 从观点的角度说 , 并无多少惊世骇俗的新意 , 但是 , 她让人们触摸到了疫情最严重地区的日常 , 读者通过共情的阅读 , 与作者一起体味各种情感 , 足以使内心安定下来 。 一些公众号作者写自己身边的小事 , 比如邻居哪个人盼复工(因为宅家没收入)、亲戚哪个人打鱼自娱自乐 , 这样的表述 , 在这个特殊时期 , 诚恳诚实 , 有“哀而不伤”之意 。这样的作品 , 一定程度上 , 能够重构人的精神世界 , 使人们直面苦难 , 找寻人生的可能意义 。 这才叫“以文战疫” 。 而那些高喊加油、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作 , 假、大、空 , 除了虚 , 并无别的特征 , 也不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和文学上的审美 , 是终将被摒弃的文艺垃圾 。2020年3月16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