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催的陈述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史上最悲催的陈述作者:秋声成语“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出自《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 奏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 , 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 , 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 , 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 , 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 , 辞意恳切 , 真情流露 , 语言简洁 , 委婉畅达 。 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 , 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 , 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 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 , 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 , 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文章开门见山 , 臣密言:“臣以险衅 , 夙遭闵凶 。 生孩六月 ,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 舅夺母志 。 祖母刘悯臣孤弱 , 躬亲抚养 。 臣少多疾病 , 九岁不行 , 零丁孤苦 , 至于成立 。 既无伯叔 , 终鲜兄弟 , 门衰祚薄 , 晚有儿息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 而刘夙婴疾病 , 常在床蓐 , 臣侍汤药 , 未曾废离 。 “这是一段最悲情的讲诉 , 也是该文的核心 , 是历史上最感动人的一段文字描述 , 意即:臣子李密上言 , 我命运不济 , 从小就屡遭凶险 。 刚刚出生六个月 , 慈父就离我而去 。 到了四岁 , 舅舅就强逼我母亲改嫁他人了 。 我的祖母可怜我年幼孤单 , 身体羸弱 , 不顾自己年老体弱 , 呵护养育我 ,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 , 到了九岁还不能自己行走 。 一个人孤苦伶仃的 。 到长大后 , 上既无伯父 , 又没有叔叔 , 左右没有兄弟 。 门庭冷落 , 还没有儿女后代 。 外面没有强势的亲属帮衬门面 。 家里没有侍僮照应, 一个人孤孤单单 , 只有自己和影子相伴 。 而我的祖母也疾病缠身 , 常常卧病在床 , 我得经常侍奉汤药在身旁 。 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短短的一小段 , 就把李密的悲苦境地表现的淋漓尽致 。 也正是这一段描写 , 把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这两句话诠释得清清楚楚 , 明明白白 , 恰如其分 。 使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 同时也奠定了李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当然 , 李密陈述这些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悲苦 , 而是表达了自己目前为了尽孝 , 难以为官的苦楚 。“逮奉圣朝 , 沐浴清化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臣以供养无主 , 辞不赴命 。 诏书特下 , 拜臣郎中 , 寻蒙国恩 , 除臣洗马 。 猥以微贱 , 当侍东宫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臣具以表闻 , 辞不就职 。 诏书切峻 ,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 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 急于星火 。 臣欲奉诏奔驰 , 则刘病日笃 , 欲苟顺私 , 则告诉不许 。 臣之进退 , 实为狼狈 。上文意即:到了圣明的今朝 , 我沐浴在清明的圣恩下 。 想起前晋时 , 我蒙前太守的考察 , 认定为我孝廉 , 后来的刺史举荐我为秀才 , 我以家中老人无人奉养为由 , 坚迟不受 。 今天诏书突然下达 。 封我为郎中 , 又蒙圣恩 , 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 我认为我这么鄙微的身份担任这么高的职责 。 这是我砍掉我的头也报答不了的恩德 。 但我据实上奏 , 不能任这个职 。 但诏书严肃 , 责备我行动迟缓 。 郡守县令也都十万火急的要求我 。 州官也上门催促我 。 我本该急如星火的赶去报道 , 但祖母的病越来越重了 , 本想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 , 但我的苦衷却不被上面理解 , 这让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 着实很狼狈啊!这一段着重讲述了 , 之前就因为祖母病没能任职 。 现在又接到任命 , 老人的病又重了 , 所以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凡在故老 , 犹蒙矜育 , 况臣孤苦 , 特为尤甚 。 且臣少仕伪朝 , 历职郎署 , 本图宦达 , 不矜名节 。 今臣亡国贱俘 , 至微至陋 , 过蒙拔擢 , 宠命优渥 , 岂敢盘桓 , 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 , 气息奄奄 , 人命危浅 , 朝不虑夕 。 臣无祖母 , 无以至今日 , 祖母无臣 , 无以终余年 。 母、孙二人 , 更相为命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意思是: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 , 凡是老人都受到奉养 , 何况养育我这我的孤苦孩子的祖母呢 。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 , 担任过郎官职务 , 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 , 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 , 十分卑微浅陋 , 受到过分提拔 , 恩宠优厚 , 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 , 气息微弱 , 生命垂危 , 早上都想不到晚上会怎样 。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 , 就没有我的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 , 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 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 因此我不愿废止奉养的责任 , 远离祖母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报养刘之日短也 。 乌鸟私情 , 愿乞终养 。 臣之辛苦 ,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皇天后土 , 实所共鉴 。 愿陛下矜悯愚诚 , 听臣微志 , 庶刘侥幸 , 保卒余年 。 臣生当陨首 , 死当结草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谨拜表以闻 。我今年四十四岁了 , 奶奶已经九十六岁了 , 为臣尽忠于陛下的日子还长着呢 , 但报答我奶奶的日子却不是很多了 。 乌鸦尚知反哺 , 我也愿意終养老人 。 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 我的辛酸苦楚 , 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 。 内心明白 , 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 , 请允许臣完成下一点小小的心愿 , 不使我远离祖母 。 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 , 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 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 , 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应该说在李密推辞做官这件事情上另有原委 , 大部分史学家倾向为李密作为原蜀国的旧官僚 , 有风骨 , 不愿为推翻旧蜀国的晋朝服务 。 而新的晋朝为了能够更好的统治国家 , 也需要安抚原来的旧臣 。 一是展示自己政治的清明 , 二是需要稳定的政治局面 。 任用贤能的人 。 而李密也恰恰利用了晋朝提倡的以孝治国的理念 , 以自己要孝顺祖母为理由 , 提出要奉养辛辛苦苦把自己培育长大的祖母 。 所以就没有办法做到忠孝两全 。 晋王也没办法 , 只好同意了李密的请求 , 为彰显自己的以孝为本的本性 , 还特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 , 侍奉他的祖母 。 还允许他祖母去世后守孝二年再出来为朝廷服务 。当然 , 这些都是史学家该研究的范畴 。 我看文章 , 只看文章的艺术性 。 看文章的感染力 。 从这篇奏章上看 。 我一是看到了文章的感情真挚 , 令人阅后不禁抚卷长叹 , 潸然泪下 。 从李密幼小失父 , 母亲被逼改嫁 , 孤苦伶仃 。 到蒙年迈的慈祥善良的老祖母哺养 , 与祖母相依为命 。 一老一小相互扶持 , 相互依赖的场景跃然纸上 。 再到上无 伯父 , 叔父 。 中无兄弟姐妹 , 外无强势亲属荣耀门面 。 家中无侍僮内应照顾。 真是“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令人看了心酸不已 。 同时 , 我们还看到李密的乌鸦反哺的情怀 , 正应了那句话 , 你养我的小 , 我养你的老 。 如今 , 恩德的祖母已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了 , 侍奉老人 , 尽孝心 , 行孝道也到了刻不容缓了的地步了 。 所以提出延缓到京为官请求 , 合理合情 , 令人难以拒绝 。二是语言表达上 , 准确 , 精炼 , 生动 。 李密的奏表在其语言表述上 , 达到了史上文人的最高峰 。 难怪人称读陈情表不哭 , 可谓之不孝 。 古人作文 , 讲究斟字酌句 。 力求做到精炼、生动、准确 。 短短的一个句子往往包括了很多层意思 。 甚至一个字就能表达很多意思 。 在这方面 , 李密的陈情表就把精炼做到了极致 , 如这篇奏表中的“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成语 , 到了今天仍被我们广泛的应用 。 这两个句子里 , 把李密的境遇 , 李密的处境 , 李密的感受高度的浓缩在这两句话中 。 令今人不得不树大拇指 。 此外 , 文中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 , 如“日薄西山 , ”如“死当结草”等名句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 经久不衰 。通篇文章叙事 , 说理 , 抒情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 感人至深 , 被誉为至情 , 至理 , 至性的千古绝作 。 这都与作者委婉的笔触 , 形象生动的语言分不开的 。2020年3月13日草于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