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子建、伍子胥、公孙白和白起祸楚谈起(二)

大楚系列之四十三:从公子建、伍子胥、公孙白和白起祸楚谈起(二)姚丰辉/文二 , 白公之乱“白公之乱”是做了二十七年的楚王 , 在历史上留下有作为美名的楚昭王死后十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制造“白公之乱”的主角就是伍子胥等在郑国谋反失败逃脱后 , 带到吴国的那位公孙胜 。 历史上有记载:太子建的儿子名叫胜 , 因为是楚平王的孙子所以一般称他公孙胜 。 历史上也叫他白公胜 。白公胜是楚昭王公子珍的侄儿 , 其年龄绝不会比楚昭王公子珍大 , 而应该小很多 。 在其父亲太子建和伍子胥案发外逃日期的公元前522年还是个三四岁的儿童 。 当然 , 可笑就可笑在周秦礼乐后儒改写历史 , 居然说楚昭王公子珍出生在太子建叛国一年后 , 比侄儿公孙胜还小六岁 。 即所谓“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公子轸 , 及平王卒 , 轸竟立为后(继承人) , 是为昭王 。 ”这明显是伪造历史 。 这种伪造历史穿帮就在于 , 它说“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那一年 , 也就是太子建和伍子胥叛逃楚国那一年(公元前522 年) , 楚昭王还在秦女人肚子里没有出生 ,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你想过没有 , 公元前522 年 , 也就是后儒说楚平王娶秦女时候楚昭王公子珍还没有投胎 , 那个时候楚昭王的侄儿已经四、五岁了 , 难道楚昭王比他侄儿公孙胜还小六岁?太子建叛逃(前522年)时候楚昭王真的没有出生吗?绝对是周秦后儒说谎!这里穿帮就穿帮在 , 居然把历史最有为的 , 当了二十七年国王的楚昭王说成是位孩子 , 四岁就开始当楚王?!他们以为先秦宪政楚国跟秦汉后的“独尊儒术”年代一样 , 孩子 , 傻子、疯子都可以继承皇位!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在先秦楚国幼子当王绝对不可能 。 先秦历史包括周朝从来没有幼子当王一说 。 就算是周成王十四岁当王也要周公旦监护(摄政王)啊 。 幼子当王除了秦汉以后的官僚礼乐社会会发生 , 在先秦连北方诸国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 一般都是在王室公子成年礼加冕后才有资格当王 , 楚国同样会让公子过了十八岁的成年礼加冕后才具备当王的资格 。 这是常识 。其实 , 楚昭王公子珍绝对比太子建的年龄相隔不大 , 绝对不是秦女生的 。 看来关于太子建与楚平王争夺秦女是因为后儒要抹黑楚国和楚王伪造的冤案 。 所谓的“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 , 及平王卒 , 轸竟立为后(继承人) , 是为昭王 。 ”这种文字绝对是后儒删改的!周秦礼乐文人为了意识形态的需要伪造历史 , 认为楚昭王比侄儿公孙胜小六、七岁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 , 历史上的白公胜到底生活了多大年龄呢?如果说在太子建和伍子胥叛逃那一年(前522年) , 白公胜有三、四岁的话 , 到他后来制造“白公之乱”的公元前479 年被杀 , 活了总共四十六、七岁 。 而白公胜这一生四十六、七年光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吴国度过的 。当初公孙胜被伍子胥带到吴国一直住在吴国 , 后来怎么回到楚国的呢?原来白公胜自他父亲太子建死后 , 一直跟在伍子胥身边在吴国生活 。 经过伍子胥几十年的精心调教 , 白公胜已经不是当时的幼稚的孩子了 。 而是被伍子胥调教到文治武功都非同寻常了 。 可以说 , 经过伍子胥的精心调教白公胜兵法战阵武功绝学都到了可以扭乾坤于倒悬的地步 。然而 , 无论你有多大本领 , 一旦失去势力就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 正如当年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急白了头 , 最后还是被羸弱的老渔夫施救才得以逃生 。 白公胜后来在吴国的内斗中也曾经有这种经历 , 那是他的养父伍子胥被吴王杀的公元前484年发生的一次人生低谷 。当初伍子胥带着白公胜投靠吴国后在吴国受到重用 , 一直高居相位 。 也的确帮助吴国暂时称霸诸侯立下汗马功劳 。 但后来在吴国信任他先王阖庐死了 , 由儿子夫差继承王位 。 越王勾践和范蠡用西施做美人计从中离间他与吴王的关系 , 此后伍子胥在吴国就逐渐失去了吴王信任 。 当伍子胥吴国新王的关系越闹越僵时候 , 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结果不妙 , 但性格直爽的他永远也改变不了牛脾气 。有一年 , 吴王将要北上攻打齐国 , 伍子胥力加劝阻 , 非要吴王去攻打越国越王勾践 。 当时深受吴王信任的支持吴王攻打齐国的太宰嚭与伍子胥在朝堂上唇枪舌剑的争得不可开交 。 但吴王总是相信和采纳太宰嚭的计谋 , 把伍子胥撂在一边 。 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告 , 却派伍子胥出使齐国试探他 。 伍子胥却借此次机会把他的儿子家属带到齐国托付给齐国的鲍牧 , 而返回吴国向吴王报告 。 这让吴王十分恼火 , 认为伍子胥与齐国有勾结怀有异心 。吴国太宰嚭就趁机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 , 说:“子胥为人性格强硬暴戾 , 没有情义 , 猜忌狠毒 , 他的怨恨恐怕要酿成深重的灾难 。 前次大王要攻打齐国 , 子胥认为不可以 , 大王终于发兵并且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子胥因自己计谋没被采用感到羞耻 , 反而产生了怨恨情绪 。 如今大王又要再次攻打齐国 , 伍子胥又独断固执 , 强行谏阻 , 败坏、诋毁大王 。 原来他与齐国暗中有私人勾结 。 现在大王表明态度要亲自出征攻打齐国 , 而伍子胥的劝谏不被采纳 , 因此就中止上朝 , 假装有病不出朝 , 必定有私心 。 大王不可不戒备 , 这是很容易引起祸端的 。 况且我派人暗中探查 , 他出使齐国 , 就把他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 。 做人臣子 , 在国内不得意 , 自己认为是先王的谋臣 , 现在不被信用 , 时常郁郁不乐 , 产生怨恨情绪 , 因此与齐国勾结图谋不轨 。 希望大王对这件事早日想办法 。 ”吴王差夫当然心里也明白这件事 , 说:“没有你这番话 , 我也怀疑他了 。 ”于是就派使臣把属镂宝剑赐给伍子胥自杀 。 历史上伍子胥死的这一年是公元前484年 。随着伍子胥在吴国自杀 , 其势力一下子崩溃 , 当初跟随伍子胥一块逃亡到吴国的太子建的儿子白公胜在吴国地位一落千丈 , 成了落毛的凤凰 。 而当时到边界地区视察的楚国令尹子西听到公孙胜落难的消息 , 觉得很过意不去 , 毕竟是楚王室的公孙 , 落到这步天地不得不让人叹息 。 也许是出于同胞之情 , 子西想召公孙胜回国 , 边境叶城地区的长官沈诸梁劝说:“我听说胜这个人暴戾狡诈而又好作乱 , 叫他回来恐怕有害吧?”楚国令尹子西并没有听从沈诸梁的劝告 , 还觉得白公胜是一位可造之材 , 执意要把白公胜召回楚国重用 。 于是就在白公胜四十一岁那一年被召回楚国 , 楚王还恢复了他王室贵族身份给与了爵位 , 赐给了他封地 。 而且他的封邑是一个比较繁华热闹地区 , 是靠近吴国边境的叫白邑的地方 , 所以 , 正是这个原因历史上称他为“白公” , 也叫他“白公胜” 。白公胜同他父亲太子建一样是位耐不住寂寞的人 。 回到楚国过了两年荣华富贵的公孙生活 , 就去找子西请求讨伐郑国 。 为什么好端端要讨伐郑国呢?原来公孙白到如今还对三十多年前郑国人杀死他父亲太子建的事耿耿入怀 。 他要替父亲报仇 , 实现他几十年来的梦想或是当年还是孩子时候发的誓言 。 子西感到他这人怎么能说这样的话 ,只当是小孩子开玩笑 , 又因为公务很繁忙 , 就随便敷衍几句说:“楚国的政事还没有走上正轨 。 如果不是这样 , 我不会忘记这事 。 ”过了些日子 , 公孙白又来找子西请求伐郑 , 子西简直哭笑不得 。 的确感觉这人性格很怪异 , 简直是变态了 , 竟然为三十年前的私人恩怨要求整个国家为他私人去报仇 , 太自私了!也太不可理喻了!子西肯定不会答应他这种无理要求的 , 何况当时楚国与郑国正在联合对付晋国的进攻 , 楚国马上就要出兵救郑国 , 并和郑国结盟 。 公孙白听到说楚国马上要出兵救郑国这事 , 立刻变脸大怒 , 对子西说:“原来跟郑人一伙的是你们 , 看来郑人就在眼前 , 仇人离我不远 。 ”白公胜愤愤不平离开了 。 回去后便天天亲自磨剑 , 子西的儿子平看见了 , 说:“王孙为什么亲自磨剑?”白公胜直言不讳地说:“我公孙胜以爽直而闻名 , 如果不告诉你怎么能算得上是爽直呢?我要用这剑来杀你父亲 。 ”平把这话告诉了父亲子西 。 子西听到了只是平静一笑 , 说:“胜就像孵化小鸟的蛋一样 , 我用羽翼护着他 , 对他当亲人看 。 在楚国 , 如果我死了 , 当楚国令尹的、或当楚国大将军的人 , 不是胜还会是谁呢?”白公胜听到了子西这话不但不感动 , 反而觉得是子西的话是嘲弄他是个没有本事的人 , 竟然睁圆了愤怒的眼睛回敬:“令尹太狂妄了!他要得到好死我就不是娘养的 。 ”子西太善良了 , 仍没有在意白公胜这些话的用意 , 只把它当孩子似的玩笑 , 可是白公胜可不是小孩子 , 当时已经四十六、七岁了啊!此后果然公孙白在实施他的誓言 , 认为他的真正仇人就是楚人 , 是子西和楚王 。 便在暗地里积蓄力量 , 收罗有武功的力士 。 他还与他收罗的力士石乞商议说:“楚王和两个卿士 , 用五百人对付 , 就可以了 。 ”石乞说:“这五百人是找不到的 。 ”又说:“市场南面有个叫熊宜僚的人 , 如果得到他 , 可以抵的上五百人!”于是白公胜跟着石乞去见熊宜僚 , 同他谈的很高兴 。 当白公胜把来意告诉熊宜僚 , 熊宜僚毅然拒绝了 。 白公胜把剑放到他的脖子上 , 他一动不动 。 白公胜说:“这人不为利禄所动 , 不为威胁而惧怕 , 不会以泄露别人的话去讨好别人 。 ”说完就放心的离开了 。当时国际局势瞬息万变 , 刚刚晋国攻打郑国 , 楚国出兵救郑国 。 不久吴国人又来攻打楚国慎邑 。 白公胜便乘机向朝廷要兵权去赶走吴国人 , 果然打了大胜仗 , 得到朝廷的配给的精良武器装备 。 不久 , 在楚惠王的情报里就有白公胜到处招兵买马集聚势力的消息 。 没有想到 , 过不久公孙白主动向楚王请求交出兵权 , 并把武器装备送到郢都献纳 , 楚王当然同意了 。 然而 , 谁也没有料到白公胜这种交出兵权和把武器装备送到郢都献纳 , 却是一个阴谋 。 在他把整车整车武器装备送到郢都献纳之前 , 他早已将反叛的部队化整为零陆续混入都城里 , 只等武器装备送到郢都城里就趁机叛乱 。那是个秋天七月 。 天气秋高气爽 , 郢都城与平日一样非常繁华热闹 , 街道纵横排列 , 市面繁华 , 车水马龙 , 人流如织 , 摩肩接踵 。 集市上更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人声鼎沸 。 白公胜亲自押运整车整车的兵器紧跟着人流和车流通过了郢都城门 , 便径直向朝廷的方向而去 。 刚刚离朝廷不远 , 那些首先化妆成平民百姓进城待命的武士和兵丁纷纷涌过来领武器装备 。 几乎在一瞬间 , 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就在距离楚国行政中心附近组建成型 。公孙白一声令下 , 亲自带领反叛士兵如潮水一样杀入在朝廷 。 他们杀了子西、子朝、子闾等 , 并劫持了楚惠王 。 这种突如其来的情景让子西没有想到 。 平时楚令尹子西对白公胜如同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 怎么让他想得通 , 这到底是为什么!?子西羞愧难当 , 当时用衣袖遮着脸死去 。 子朝是楚国的武将 , 当时正在上朝议政 , 手无寸铁 , 他拔起一棵樟树用来抵抗反叛士兵 , 杀死了不少敌人后死去 。 子闾是楚昭王的亲子 , 当时白公胜用宝剑逼迫他 , 要他当楚王 。 子闾坚决不答应 , 说:“王孙如果能安定楚国 , 扶正王室然后庇护百姓 , 这就是我的愿望 , 怎么敢不服从呢?如果只顾你的私利而使王室倾覆 , 不顾楚国利益 , 那么我宁死也不服从 。 ”于是公孙白就杀死了子闾 。当时 , 白公胜的力士石乞要白公胜杀死楚惠王 , 烧掉粮库 。 白公胜想到楚国外围有援军赶到 , 想借助京都城墙抵抗 , 留下楚惠王可以做人质 , 所以一时间没有答应 。 于是就把楚惠王囚禁在高府 。 夜里躺着正在思量想杀死时 , 不料在夜里楚惠王被人救走 , 藏在王宫里的暗道躲藏逃过一劫 。后来楚国外围的援军赶到 , 白公胜见形势不妙劫持部分王室的人质撤离郢都 , 向山里逃去 。 当时 , 带兵围剿白公胜的是当年叶城的叶公沈诸梁 。 他发现公孙白叛乱后 , 便带领大军来擎王 。 白公胜的几百人的叛军那里是沈诸梁对手 , 于是被楚军打散 。 白公胜带领残兵败将逃到山林中 , 后绝望自刎 , 被部下埋入荒山之中 。 叶公活捉了力士石乞 , 煮了石乞 。据说到了唐代 , 有人在荆山(今湖北)丛林中发现了白公胜墓 , 白居易得知后将其迁葬于洛阳 , 并刻制了6.3米高的白公陵巨碑 。 白公胜死后 , 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封邑“白”为姓 。 白公胜有五子 , 分别名为乙、丙、已、降、张 , 除了幼子张留在楚国外 , 其余四子都逃到秦国 , 在郡里居住下来并做了官 。白姓另一历史名人是白公胜裔孙白起 , 秦国著名的大将 , 善于用兵 , 在秦国屡建战功 , 秦昭王封其为武安君 , 后人尊其为“战神”!白起深得白公胜真传 , 精通兵法阴谋 , 也是首次破局楚国国防体系 , 在大战役里杀死楚人最多的秦将 , 可谓是太子建给楚国留下的又一个祸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