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招惹过饭圈的人,至今心有余悸

2018年9月 , 本怪盗团撰写了一篇“养成偶像产业”的深度研究报告 , 主要分析对象是《偶像练习生》及其衍生的NINE PERCENT男团 , 还有《创造101》及其衍生的火箭少女101女团 。 这篇报告很长 , 从韩国团体培养模式讲到中国的学习模仿 , 从网络选秀综艺讲到偶像IP的持续开发 , 好像有那么一两万字吧 。 蔡徐坤、杨超越、范丞丞、孟美岐……这些如雷贯耳的偶像艺人 , 我们都提到了 , 做了一些简单的案例分析 。不过 , 对于本怪盗团来说 , 这只是一份普通的研究报告——我们每个月能写十几篇报告 , 其中至少2-3篇是深度报告 。 “养成偶像”虽然是个方兴未艾的产业 , 但是投资标的不多 , 不属于市场最关注的焦点主题 , 所以我们也没太当一回事 。 万万没想到的是 , 这篇报告让本怪盗团惹上了“饭圈”的大妈 , 也让本团长对于饭圈的“撒泼耍横文化”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下面咱们好好讲讲这个非常诡异、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吧 。我们的“养成偶像产业研究报告”是2018年9月1日发布的 。 当天下午 , 有个基金经理大妈(下简称“大妈”)就在微信上对我提出抗议了 。 我们的交流记录大致如下:大妈:喂 , 今天早上发布的那个蔡徐坤的报告 , 是你写的吗?怪盗团:什么?我们写过蔡徐坤的报告?你确信?大妈:(扔过来一个链接)就是这个 , “养成偶像研究” , 署的你的名字 。怪盗团:噢 , 这个确实是我们写的 , 不过不是“蔡徐坤的报告”吧 。大妈:我要投诉你 。怪盗团:啊?什么?大妈:我要向你们领导投诉你 。怪盗团:您消消气 , 我到底做了什么违法违规的事情?大妈:你完全不懂蔡徐坤 , 就在那里胡写乱写 , 我要投诉你!我也招惹过饭圈的人,至今心有余悸
(三句话不出口就要投诉我 , 让我大吃一惊)说明一下 , 跟这位基金经理大妈 , 我平时接触不多 , 连微信交流都很少 。 我只记得她应该有四十多岁了 , 或许五十岁 , 经常在朋友圈发些吃吃喝喝的东西 , 属于我定义中的“享受生活的长辈” 。 那还是我们头一次在微信上聊到三句以上 , 结果她就要把我投诉了 , 吓死我了 。我急忙问她为什么 。 她义愤填膺 , 讲了一大堆蔡徐坤如何厉害、如何不容易、如何自我奋斗成名的道理 , 但我还是很纳闷:这跟投诉我有何关系呢?等她滔滔不绝地发泄了十分钟左右 , 她才回复平静 , 开始指责我本人——总而言之 , 大妈的核心论点就是“你们对蔡徐坤的代言产品的研究是完全错误的” 。 她的核心诉求就是“你们应该收回报告、对蔡徐坤及其粉丝道歉” 。在那篇报告里 , 确实列出了蔡徐坤、杨超越等偶像艺人的部分代言产品列表 。 大妈严肃表示:“这个列表遗漏了十几个重要品牌 , 误写了七八个品牌 , 还多写了四五个品牌 。 如果投资者相信了这个列表 , 就会对坤坤(注:原文如此)的真实号召力发生误解 , 严重影响坤坤(注:原文如此)的公众形象 。 ”大妈说:“坤坤确实代言过XXX品牌的XX产品 , 但你们只写了XXX品牌 , 没写具体是哪个产品、哪个产品线 。 ”大妈说:“坤坤与YYY品牌的代言合约早就结束了 , 你们居然写了进去?”大妈说:“坤坤是ZZZ品牌的全球代言人 , 稍有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分量 , 你们居然只写了个轻飘飘的‘代言人’ , 是不懂行吗?”大妈说:“坤坤参加了AAA品牌的发布会 , 但只是一次性的 , 双方没有正式签约 , 你们不应把AAA品牌列入 。 ”大妈说:“坤坤转发了一条BBB品牌的微博 , 你们就说他是代言人?BBB这种轻量级的小品牌 , 轮不到让坤坤代言吧?”大妈说:“上个星期 , 坤坤刚刚出席了CCC品牌的盛大活动 , 还为主流杂志拍了一组大片 , 你们怎么忽略了呢?”我一边精疲力尽地听着 , 一边心想:你们饭圈这点破事 , 我真是懒得掺和 。为了搞清楚我们到底有没有犯下实质性错误 , 我还专门找来了那篇报告的起草者之一、本怪盗团当时的研究助理(也是曾经的饭圈小姑娘) 。 她花了半个多小时 , 举出了几百条论据 , 证明我们对蔡徐坤代言品牌的列举没有实质性错误 。 至于“代言人”与“全球代言人”的区别、品牌全覆盖与产品线的区别……恕我直言 , 对于饭圈之外的人来说 , 应该是一点也不重要的 。虽说如此 , 但是面对气势汹汹、处于歇斯底里边缘的大妈 , 我还是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我打了个电话过去 , 以个人名义诚恳道歉——这是我这辈子最言不由衷的一次道歉 , 因为我根本不理亏啊 。 我大讲坤坤如何牛逼、前途如何无量 , 又强调自己毫无影响力、根本不可能给坤坤抹黑;我还说 , 报告都是实习生准备的 , 我们已经把那个实习生开了 , 还罚她终生不准提到蔡徐坤三个字 , 等等……好说歹说 , 这事总算过去了 。 此后我马上定了一个内部规矩:绝不许再在任何公开场合提到“蔡徐坤”三个字;不仅如此 , 任何流量明星/养成偶像的名字 , 最好都不要再提 。 所以 , 本怪盗团的“娱乐粉丝经济学”系列研究报告 , 写到第三篇就无疾而终了 。 我觉得饭圈真是太恐怖了 , 随便能惹来一场无妄之灾;就连我那混过饭圈的助理 , 也觉得自己开眼了 。 “当初我混饭圈的时候 , 真没这么可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