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天使日记 | 夕阳下我和老先生一起手指天空,看到了希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 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 , 他们是父母 , 是妻子 , 是丈夫 , 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 , 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 。 中国之声《天使日记》第三十九篇 , 记录"白衣天使"们的工作日常 , 捕捉"战疫"最前线的点滴感动 。
2020年3月6日 武汉 天气阴
我是武汉市肺科医院ICU护士朱静 , 已经在抗疫一线工作2个多月了 。 最近疫情趋势整体向好 , 我们科室的一位危重症患者也有了积极的好转 。
1月18日 , 他住进了我们医院的ICU 。 最初意识清醒 , 后来插管镇静 , 到现在他又慢慢恢复清醒 , 我们ICU所有医护的心都为他揪着 。
这两天 , 他的化验指标好转了 , 也转到了隔离单间 。 医生建议他在维持的同时 , 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 。 知道这个消息 , 我很庆幸自己有康复小组的经验 , 能够帮他一把!虽然他还是气管切开状态 , 表达有困难 , 但我们工作一有空档 , 就会用笔和纸和他交流 , 给他讲病房外发生的故事 。
今天 , 我们帮他进行了早期的吞咽功能锻炼、四肢肌肉锻炼 , 从和我们握手开始 , 希望他能早些康复 , 完全站起来!
患者:天使日记 | 夕阳下我和老先生一起手指天空,看到了希望
文章图片

朱静和患者
3月6日 武汉 天气多云
我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凯 , 今天是我来武大人民医院东院的第29天 。 我所在的20病区收治的大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 其中有一位87岁的老先生 , 刚刚收治的时候 , 对所有人不理不睬 , 包括家人电话也拒接 。
我们的医生、护士发现这位老先生没有带换洗衣服 , 就借此和他聊天 。 起初 , 他并不愿和我们多聊 , 只说家人住得很远 , 小区封闭也不便送过来 。 大家立刻说:"没关系!缺什么?我们都能给您找到!"我们给他搬来各种生活必需品 , 比如肥皂、毛巾 , 还有糕点和水果 。
有了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 老先生好像突然卸下了所有包袱 , 变得积极和开朗起来 。
前天下午四点多 , 我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推着躺在病床上的老先生去做CT , 夕阳恰好洒在我们仨的身上 。 那位大学生志愿者帮我和老先生拍了一张照片 , 夕阳下 , 我和老先生一起手指天空 , 有种携手共进、看到希望的感觉 。
患者:天使日记 | 夕阳下我和老先生一起手指天空,看到了希望
文章图片

刘凯
2020年3月6日 武汉 天气阴
我是武汉市汉口医院血透室的护士长徐莉 , 今天是我加入抗疫一线的第49天 。
记得有一位病重的老大爷 , 在使用呼吸机时 , 人机配合不是很协调 , 指脉氧只能维持85%左右 。 我走到床旁 , 仔细观察老大爷 , 发现呼吸机的漏气量比较高 , 存在面罩密合不严的情况 。 我给予调整后 , 漏气问题明显改善 。 我对大爷说:"您要注意调整呼吸 , 不要着急 , 一下一下的慢慢呼吸" , 边说边和大爷一起做着 。 慢慢的 , 大爷的指脉氧升到了90%左右 , 直到大爷安静下来 , 我才放下心 , 离开病房 。 现在看着确诊人数每天在降低 , 我知道 , 曙光就在前面 。
患者:天使日记 | 夕阳下我和老先生一起手指天空,看到了希望
文章图片

徐莉
2020年3月6日 随州 多云
我是来自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的医生魏益平 , 目前在随州曾都医院工作 。 今天是我们来到湖北随州的第30天 。 我们从当初刚来的时候 , 艰难地建立了感染8区 , 到后来经管了三个病区 , 123张床位 , 总共接管了130多位患者 , 再到今天满月的这一天 , 我们已经实现了国家号召的四集中原则 , 今天终于把所有患者集中到了一个病区 。
患者:天使日记 | 夕阳下我和老先生一起手指天空,看到了希望
文章图片

魏益平
2020年3月6日 武汉 阴转小雨
我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王光杰 , 今天是我支援武汉的第41天 。
15床的付阿姨因为咳嗽、喘憋到医院就诊 , 结果核酸阳性进入我们病区的 。 第一次见她时 , 氧饱和度较低 , 属于重型 , 需要吸氧缓解症状 。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平时性格开朗的她变得寡言 。 随着住院后积极治疗 , 付阿姨的病情不断好转 , 目前正在等待核酸复查结果 , 准备出院了 。
昨天她一定要给我们大家唱首歌表达感谢 。 歌词是:"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 , 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 , 只有岁月激起的浪花朵朵 , 我是草原上的一条小河" 。
有人说我们是英雄 , 其实我们也是平时挤地铁的上班族;有人说我们是白衣天使 , 我们也有喜怒哀乐;有人说我们是"逆行者" , 其实我们也会害怕 。 我们并不觉得自己伟大 , 因为平时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
患者:天使日记 | 夕阳下我和老先生一起手指天空,看到了希望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