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美人:秦淮皇妃杜秋娘
旷世美人:秦淮皇妃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 。 劝君惜取少年时 。 花开堪折直须折 , 莫待无花空折枝 。 一一杜秋娘:金缕衣附: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一一杜牧:泊秦淮
一、秦淮佳丽绝代美非著名末世才女杜秋娘 , 与晚唐几个短命的皇帝均有瓜葛 。 更为惊竦的是:她是从秦淮河崛起、既相当王妃又当过皇妃的传奇美女兼才女 。 其历史作用 , 并不亚于盛唐的上官婉儿之流 。 杜秋娘的《金缕衣》 , 收录在唐诗三百的末尾 。 据说 , 假装读书的人有个习惯 , 只点开篇和末尾 , 便炫耀自己读过什么书;所以杜秋娘的金缕衣 , 知道的人还挺多 。 而不大喜爱历史和唐诗的读者 , 像杜秋娘这种青楼出身的才女 , 算是无名之辈 。 抬头女子低头汉;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习惯昂头走路的女子和习惯低头走路的男子 , 都是善于思考、有主意的人;文雅的称呼 , 就是自主意识 。 言下之意:具有自主意识的人物 , 万不可小量 , 迟早会成就一番事业 。 这句俗语 , 颇有几分道理 。 自主意识 , 的确是创造力的源泉 , 对创造思维起着决定性作用 。 究根溯源 , 自主意识的产生形成 , 又与自觉意识和自醒意识密切相关 。 进一步求知 , 国人的自觉意识和自醒意识 , 多在底层聪颖人士中产生;而肠肥脑满的贵人 , 恐怕多求难得糊涂 。 当现实中条件成熟 , 人的自觉、自醒和自主意识 , 会自动串联 , 形成强巨的创造力 。 皇帝治下 , 具有自主意识的人物 , 都拥有传奇人生;因为自主意识所决定 , 他们必须向世俗和传统不断挑战 。 尤其自主的女性 , 传奇的人生更加令人感动钦佩 。 晚唐女诗人杜秋娘 , 正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传奇女子 。 与盛唐自由风流的才女薛涛相较 , 青楼出身杜秋娘的自主意识 , 更显可贵 。 杜秋娘 , 本名杜丽 。 大约出生于唐德宗贞元初年 , 即公元791年前后;润州人氏 , 今之江苏镇江人 。 杜丽的母亲 , 原是秦淮妓女 , 曾与一位杜姓官员发生感情生下杜丽;而她的父亲抛弃了她的母亲 。 现在 , 我们不能一味谴责杜丽那个所谓的父亲 。 风月场的官员 , 敢于让妓女怀孕都需要很大勇气;如果能生下孩子 , 简直约等于美德 。 以现代生理学观点来看 , 杜丽生得美艳聪慧 , 说明制造者之间还是蛮有感情的哦 。 既然男方不愿承担 , 母亲只好把杜丽放在秦淮河上养育 。 南京南京 , 地灵人杰 , 真是养人的圣地 。 十四年后 , 杜丽竟领秦淮河一代风骚 。 据杜牧记载 , 杜丽天生水灵脂艳 , 并且能歌善舞;还会作曲吟诗 。 这下可好 , 东南中国的秀丽风光与天地间灵气 , 以及江南的风流文采同时汇聚 , 在金陵圣地自由辉煌的秦淮河上 , 横生一位绝代佳人 。 二、纳入王府似王妃近水楼台先得月 。 豆蔻梢头的杜丽 , 被镇海节度使李锜纳入王府专宠 。 这个时候 , 正是唐德宗后期;大唐王朝二番形成藩镇割据最为严重之际 。 镇海节度使李锜 , 原为大唐李氏宗室 , 因势得官 。 从唐高祖李渊算起 , 李锜是李唐皇八代 。 还记得奇葩诗鬼李贺吗?据杜牧考证 , 李贺是初唐郑王李亮的一支旁系远脉 。 现在告诉诸公:大唐皇八代镇海节度使李锜 , 才是郑王李亮的嫡系传人;他可以袭爵得官 。 李锜在任 , 多掌握地方财税大权;不但常常加赋增收 , 并且明索暗夺、聚敛无数 。 唐德宗李适驾崩 , 顺宗李诵任用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实行变法 , 不久很快失败 。 顺宗退位 , 唐宪宗李纯继位 。 这段时期 , 李唐皇室懦弱无能 , 使得地方大员多生叛逆 。 李锜早有反心 , 他在等待时机 。 恰于此时 , 李锜收在王府专宠的舞女杜丽 , 发挥超常的文艺创造力 。 她填词编曲 , 谱写一曲《金缕衣》并亲自演唱 。旷世美人:秦淮皇妃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 , 劝君惜取少年时 。 花开堪折直须折 , 莫待无花空折枝 。
这首诗寓意深刻 , 是劝勉世人珍惜光阴、把握人生、珍爱生命的杰作 。 另一方面 , 杜丽也有向李锜邀宠的意图 。 诗的内涵 , 正合李锜欲独霸一方之胸襟 。 他一高兴 , 把多才多艺的杜丽纳为侍妾 , 并赐名:杜秋娘 。 地位等同王府偏妃 。 唐宪宗继位 , 颇具雄心壮志 。 他任用武元衡为相 , 对割据势力开战;很快打败各路密谋造反的地方诸侯;重振朝纲 , 收回地方财税大权归中央所有 。 其他稍有异志的藩镇大员 , 相继臣服朝廷 。 没了财权 , 对贪得无厌的李锜无异于夺命 。 不久 , 李锜起兵造反 , 结果战败被杀 。 三、入宫秋妃更妖娆李锜死后 , 王府的侍妾郑氏、侍女杜秋娘等一干美人 , 成为皇家的战利品 , 被收入宫中为奴;或者在宫廷太乐司充当舞女歌姬 。 郑氏和杜秋娘才色出众 , 先后受到唐宪宗宠幸 。 郑氏 , 就是后来唐宣宗的生母 。 发自内心创作的诗歌 , 在不同阶层、不同场合 , 往往都容易获得共鸣 。 入宫为奴充当舞女的杜秋娘 , 当时也就十六七岁 , 相当于如今高三或大一女学生 。 做为有心计、有主见的青春少女 , 并未对自己不幸的命运屈服 。 有一次她抓住机会 , 声情并茂、如泣如诉;又向唐宪宗李纯演唱得意之作《金缕衣》 。 劝君莫惜金缕衣 , 劝君惜取少年时 。 唐宪宗李纯 , 当时也就二十六七岁 。 别说 , 晚唐这颗李家种子 , 还真有点太宗、玄宗遗风 , 颇具雄才大略 。 在位十几年 , 他陆续任用韦执宜、杜佑、武元衡、令狐楚等人为相 , 勤政革新 , 左征右讨 , 竟把奄奄一息的大唐王朝 , 愣是给救活了 。 花开堪折直须折 , 莫待无花空折枝 。 杜秋娘诗的主题 , 也包含鼓励男子应当趁早建功立业的寓意;对于很有事业心的晚唐皇帝李纯来说 , 简直是心灵鸡汤 。 李纯 , 这位比杜秋娘大十岁的青年皇帝 , 竟被一个富于自主意识的青楼美人深深感动 。 深宫冷漠 。 自幼孤单的李纯 , 从风姿绰约的杜秋娘身上 , 得到一个自主兼自强女子的母性之爱 。 唐宪宗李纯很快坠入爱河 , 破格晋封杜秋娘为秋妃 。 此后十多年间 , 秋妃与唐宪宗李纯同心协力 , 竟使摇摇欲坠的大唐国运 , 有所回升 。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 这是李商隐对晚唐的最好诗注 。 末世李唐王朝 , 宦官专权 , 与地方藩镇势力相互勾结;朝堂官员派系斗争等等毒瘤 , 早已成为大唐衰败的致命根源 。 元和十五年即公元820年 , 年富力强、雄心勃勃 , 仅有四十二岁的唐宪宗李纯 , 被阉党谋害而亡;唐穆宗李恒上位 , 秋妃被召为皇子李凑的保姆 。 几年后 , 无能的李恒又暴死宫中;无术的唐敬宗李湛继位 。 不久 , 唐敬宗李湛又被阉党谋杀 , 唐文宗李昂继位 。 末世大唐 , 皇帝如走马灯似的轮换;都是后宫阉党与地方势力阴谋的恶果 。 四、秦淮皇妃空折枝杜秋娘在宫中亲历宪宗、穆宗、敬宗三位皇帝暴毙 , 早已习惯皇家后宫的血腥 。 唐文宗的昏庸无能 , 致使阉党祸国乱政更甚 , 大唐王朝的命运又陷入危机 。 宰相宋申锡见状忧心忡忡 , 密谋清除阉党 , 准备罢免唐文宗李昂 , 迎立漳王李凑继位 。 不料所谋不慎 , 废立之举失败 。 漳王李凑被贬为庶民 , 宰相宋申锡降为江州司马 。 秋妃因是李凑保姆 , 被视为同党;削封为民 , 遣返回乡 。 从此 , 杜秋娘结束了在皇宫的折花岁月 , 回到金陵居住 。 唐文宗继位时 , 大唐王朝气数已尽 , 各地屡屡发生叛乱 。 后因金陵生变 , 杜秋娘离家躲避 , 不幸于玄武湖畔冻饿而死 , 终年四十四岁 。 才女杜秋娘出身青楼 , 但她一生行事非常有主见 。 早先在青楼以才艺扬名 , 不久在王府被宠 , 再后于深宫见幸 。 如此不凡的人生际遇 , 绝非偶然 。 其诗《金缕衣》一首 , 足见卓越的文采、见识以及凸显的自主意识 。 所谓金缕衣 , 就是权贵死后 , 穿在尸身的辉煌陪葬;西汉国中山靖王刘胜死后穿的便是 。 皇帝治下 , 儒家自来弘扬生贱死贵的道德人生观 , 并以此作为赏罚标准 。 不料其中的骗术机关 , 被秦淮才女杜秋娘轻易破解 。 杜秋娘一曲振聋发聩的《金缕衣》足以见证:人生在世 , 定要珍惜有限的少年时光 , 为日后成就事业打下基础 。 否则必然悔恨终生 。 杜秋娘回秦淮居住时 , 三十岁的诗人杜牧着意寻觅 , 竟在金陵相遇 。 四十多岁的杜秋娘颜老珠黄 , 憔悴不堪 。 杜牧感慨万端 , 作下一首中篇叙事诗 , 题名《杜秋娘》 。 诗中 , 杜牧把秋妃与历史上功勋卓越的传奇人物同视 , 对她传奇的一生给予充分褒扬 。 以杜牧的《杜秋娘》诗意观照 , 秦淮皇妃杜丽不凡的风姿智慧 , 皆源于她天生的自主意识 。 入宫后的杜丽晋封秋妃 , 陪伴唐宪宗李纯折花的岁月 , 更显一国母仪风范 。 一个出身秦淮河的旷世美人 , 如此传奇人生 , 相较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王朝 , 更令人感慨无穷 。 六朝古都金陵 , 秦淮河穿城而过 , 两岸酒家林立 , 河中游舸轻荡;正是游宴享乐的豪华圣地 。 大唐都城并不在此 , 但秦淮河两岸的风流景象 , 一如既往 , 默默凝睇大唐王朝的兴衰与历史的轮回 。 杜牧在此游玩过后由衷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但他高尚的爱国情意 , 于秦淮美人杜丽无效 。 杜丽曾是秦淮河一名才艺双全、风姿绰约的商女;她不是张丽华 , 也并未演唱《后庭花》;杜丽是杜秋妃 , 唱着自己的《金缕衣》;并且一直鼓励皇帝李纯要勤于国政 。 如此努力 , 还是无法挽救大唐如同南朝一样的覆灭命运 。 杜牧的艾郭诗 , 看来不过一时激动喷洒的口水而已 。 如果把亡国之罪 , 都归于秦淮河上唱歌的美女 , 何其冤哉 。 杜秋娘的传奇人生即可见证:一国一政的灭亡 , 与秦淮商女唱不唱《后庭花》并无必然关联 。 千年之后 , 清初才子孔尚任 , 同样发现杜牧的艾郭诗并不可靠 。 他以秦淮美女李香君的悲剧人生再次见证:把艾郭的责任强加社会底层之人 , 恰恰就像贵族公子侯方域向秦淮美女许下的爱情诺言 , 只能是精致的扯淡 。 如能把《后庭花》时时演唱当作警钟常敲 , 倒不失为一件风流快事 。 旷世美人杜秋娘逝世后又过了六十余年 , 大唐王朝灭亡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杜秋娘的自主意识
推荐阅读
- 『汉中在路上』花中妙品——汉中江边的虞美人!
- 【医药行业知识】最美人间四月天,“疫”线慰问暖人心
- 万箭穿心的冬,旷世悲凉的春
- 那年的万箭穿心,那年的旷世悲凉
- 欧美人来香港,香港人回内地,这个漏洞总算堵上
- 文人的祖宗
- 最撩人心弦的美人,都有份狡黠的神秘
- 面对死亡威胁,欧美人拒戴口罩文化溯源
- 方方或获诺奖提名
- 欧美抗疫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