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不确定性中资金“瞄”向债基 全球降息潮支撑债牛延续

[基金]不确定性中资金“瞄”向债基 全球降息潮支撑债牛延续
文章图片

财联社(北京 , 采访人员 黎旅嘉)讯 ,节后以来 , 相对于权益类基金的"火爆"行情 , 表现"中规中矩"的债券型基金显然并不被大多数投资者所重视 。 不过 , 随着A股涨势趋缓 , 在不确定性抬头之际 , 已有部分投资者把关注的目光"瞄"向债基 。 一些基金公司近期亦开始关注债券型基金的发行 。
"基于稳预期的流动性宽松政策 , 使得短端利率和长端利率均下行 。 随着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渐显现 , 货币总量宽松和政策利率进一步下调 , 有望带动收益率进一步下调 , 至少在上半年可能股债双牛的行情是可以预期的 。 " 西部利得公募固定收益部总经理严志勇表示 。
债基重获市场关注
受益于年初以来A股市场的活跃表现 , 今年以来基金发行持续火爆 , 新基金前2个月的成立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 。 权益类爆款基金频频出现 , "爆款"、"日光"似乎成为了行业常态 。
在此背景下 , 星矿数据显示 , 今年仅前2个月成立的新基金合计就有144只 , 发行规模达到3124.07亿元 。 相较于去年同期规模834.63亿元 , 增长了274.3%;相较于前年同期规模1838.05亿元 , 增长近七成 。 而偏股型基金则又成为基金发行中的绝对主力 , 年初以来发行规模合计达到2243.76亿元 , 占所有新发基金七成以上 。 数据显示 , 同期股票型基金成立了29只 , 发行规模达到612.69亿元;混合型基金成立59只 , 发行规模达到1631.07亿元 。
值得一提的是 , 自去年10月监管部门鼓励发展权益类基金以来 , 期间以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权益类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加 , 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类产品出现明显回落 , 规模也下降不少 。
数据显示 , 截至3月3日 , 全市场股票型基金的数量由2019年3月份的5.55%上升至2020年3月初的7.16% , 货币基金的同期规模由7.15%下降至5.95% 。 混合型基金的数量占比由44.11%下降至41.72% , 债券型基金的数量占比由7.15%下降至5.95% 。
不过从短期来看 , 业内人士指出 , 为对冲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 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 , 在2月3日、4日、10日、11日、17日连续释放流动性 , 两周时间投放流动性金额累计达3万亿元 。 同时继月初7天期、14天期央行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之后 , 17日央行开展的新一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亦下调10个基点 。 流动性宽松下 , 市场利率走低 , 明显利好债券市场 。
在此背景下 , 加之A股市场短期震荡有所加剧 , 在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 , 不少投资者也将目光转向更具防守性的债券型基金 。 基金公司近期发行的偏债型基金数目亦有所增加 。 数据显示, 本周以来共计有28只偏债型基金启动发行(份额分开计算) , 占比41.79% 。
值得注意的是 , 2月中下旬以来 , 多只债基密集提前结束募集 。 今日嘉实公告宣布旗下嘉实致宁3个月定开纯债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此前已有国金惠安利率债A、平安增利六个月定开债、鹏华尊裕一年定开债等多只债基提前结束募集 。
宽松潮下债市获支撑
对于目前债市的机会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分析 , 美联储作为疫情爆发后第一个降息的发达市场国家 , 也将带领更多国家增强宽松货币政策 。 目前的关键是中国央行的价格工具后续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 若货币政策价格工具继续向下引导 , 信用投放保持适度 , 则利率曲线仍然会下移 , 债市具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
【[基金]不确定性中资金“瞄”向债基 全球降息潮支撑债牛延续】"国内债券市场方面 , 受疫情影响 , 部分资质较弱的企业信用风险可能加剧 , 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 美元债市场方面 , 在国内流动性宽松和宽信用的背景下 , 中资高收益美元债信用利差预计将保持稳定或有所收窄 , 中资美元债市场违约率较低 , 高收益债券收益率还在较高水平 , 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进一步分析 。
大摩华鑫基金亦表示 , 避险情绪或对国内债市形成支撑 。 海外货币宽松格局下人民币汇率有支撑 , 相比其他国家 , 中国疫情控制更早、措施更有力 , 中国资产或将是受益者和"避风港" 。 债市有望继续受益于经济冲击和避险情绪抬升 。 短期而言 , 疫情的全球走势仍是市场的主要关注点 , 中期聚焦于全球经济的冲击程度和逆周期政策的发力效果 。
数据显示 , 截至3月3日 , 债券型基金中的绝大多数取得正收益 , 14只债基收益率超10% , 其中收益率居首的金信民旺A年初以来收益率为18.02% 。
华泰紫金丰泰纯债基金基金经理李博良指出 , 数据显示 , 过去11年间全市场纯债基金每一年的平均收益均为正 。 在股市不断升温、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 , 更应注重资产配置 , 通过债券基金的配置来平滑投资组合整体风险 。 此外 ,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 进入低利率时代的宏观背景下 , 中国债市正日益成为全球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市场 。 从市场走势看 , 2020年"债牛"有望持续 , 但波动趋于加大、分化加剧 , 结构性机会显现 。


推荐阅读